佛弟子文库

禅门的修行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2012/06/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般人听到佛教在讲“修道”、“证道”,都以为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玄理,更谈不上进入“道”的境界。有些人对《妙法莲华经》的“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都难以理解,其实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佛教的道理,进而细心体察人生,品味生活,都会意外地发现原来道不仅仅在高山深处,亦不单单在寺院道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大至大千世界,小至一花一草,同样能体会到“道”的妙谛和意境,正所谓“佛法遍一切处,无处不是道”。 

中国禅宗的特色亦是提倡搬柴运水都是道。为什么搬柴运水都是道呢?道,其实只是心中并无杂念,亦不起妄念,这个时候,无论你搬柴运水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你都是在道中。否则,搬柴运水时妄念纷飞,例如搬柴运水时一直埋怨好重啊、埋怨路不好走,这样,搬柴运水只是搬柴运水,并不是道。

马祖道一禅师看到了这一点,便倡导“平常心是道”,他常常开示弟子们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要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

马祖的“平常心”是要远离虚假造作,没有是与非,没有取与舍,当然亦没有凡圣和善恶的分别。这种不落于任何一边,而契合中道的意境不是是非不明,善恶不辨,而是不受这些相对的观念来染污本有的佛性。

究竟什么是平常心呢?曾经有人问过景岑招贤禅师如何是平常心,他轻描淡写的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但这个人还不明白,更问:“学人不会,意旨如何?”他亳不厌烦的回答:“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另外,又有人问文钦禅师如何是平常心合乎于道,他说:“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每天只是吃茶吃饭看水看山度日,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那里还有束缚,这正是解脱,岂不自在!

现在我再举几则为人熟悉关于平常心的禅门公案:

有一次,源律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大珠答:“当然用功啦。”源律问:“如何用功?”大珠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源律说:“一切人都是如此,与大师是否一样的用功呢?”大珠答:“不同。”源律道:“为什么不同?”大珠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却百般要求;睡觉时又不肯睡觉,却千般计较。所以,他们与我的用功不同。”源律禅师无话可说了。虽然两个人用功在做同一件平常事,一个用功在挑剔计较、永不知足,这是一份执着,贪瞋妄想便很容易随之而起,结果弄得心无宁日;另一个用功在万般放下、知足常乐,既然无执着,贪瞋妄想便无从生起,自然能够进入心无所住的禅定。

有一年夏末,沩山灵佑禅师问候徒弟仰山慧寂禅师之后,说:“整个夏天不见你上山来,在下面做什么?”仰山答:“我在山下锄得一片田,还播得了一箩的种子。”他反过来却问师父沩山:“但未知和尚你整个夏天又做了些什么呢?”沩山答:“日中一食,夜后一寝。”仰山说:“和尚今夏亦不虚过。”除了日常必须的起居饮食之外,沩山禅师别无所求,最难得的,是徒弟也明白了,所以后来,徒承师业,两位禅师的教法,被誉为禅门中别树一格的沩仰宗。

石头希迁禅师和庞居士都是当代誉满天下的两大禅门高手。在庞居士初参石头禅师时,有一天,石头问庞居士:“自从你见到老僧以来,你日用事是怎样的呢?”庞居士答:“你若问我日用的事情,即无开口处。”石头说:“明知你会这么样,我才问你的。”于是庞居士呈上一偈,头两句是:“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石头禅师同意他的见地。日用事并无他,只不过是我与自己相伴和谐而矣,所以,那有开口的地方,若有开口处,只是自己对自己讲,岂不多余!

白云守端禅师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称法华亦有其四弘誓愿,就是:“饥来即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这番话虽然带点幽默和别具创意,但亦言之有理。

黄龙无门慧开禅师更加明显的道出了除了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之平常事外,只要心头无事,便是好。有偈为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以上的公案,明眼人一看便知道祖师们都是心无杂念,常常心自清净,便自然安住于干粗活、大自然,甚至任何境界,这便是不谋而合的与“道”相应。

我们若能以无得无失的平常心来为人处事,定能得心应手,广结善缘,做出更大的事业。因为无得无失的心态,对人布施就能修行三轮体空,因为无得无失的心情,做事就没有忧虑与束缚,更能发挥每个人本有的才华。

由此可见平常心能让一个人更加镇定、沉着,充分表现自己,亦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没有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可以真正体验到什么是自在洒脱的人生境界。

这就是平常心是道,总括来说,所谓道,就是每个人现前的不分别心。但现在的不分别心,却有妄想杂念、人我是非,那就不是平常心了。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遇缘而不改变我们当下的不分别心,亦不改变不分别心去随缘,才是我们的平常心,才是佛法修成的道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这四句话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以下的四句话:一切...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沩山老人曾说过,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唐裴休丞相...

慧律法师《佛心禅话》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星云大师《禅者云游与参访》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我前天和昨天都在这里讲禅...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慧律法师《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

忙碌的猴子

天刚亮的时候,一个农夫用他那古老的犁,犁著一块田地...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

【佛教词典】四静虑诸受差别

【四静虑诸受差别】 p0461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页云:如定...

【佛教词典】口传

(杂语)又曰口诀,口授。即不可笔录之秘法以口传授也...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

劝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

没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或者到...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

跟牛相比谁更清净

师父,我觉得内心比以前更清净了。 哦? 因为我坚持吃...

心律法师:分手,也可以很美好

近来关于明星分手的传闻不少,其实说起来,明星离婚,...

不要用修行来伤你的心

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 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

给生命一个助跑的过程

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见到秃鹫在翱翔。秃鹫又叫座山...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晴日集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

玄奘大师译《大般若经》及圆寂事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