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  2013/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讲的一部大经是《法华》,请问《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答:简单地说就是古人讲的“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偏重在体性,偏重在空性。虽然我们讲真如是不变性跟随缘性,但是《楞严经》它偏重在那个清净的本体,偏重在从假入空这一部分,让我们找到我们的本性,所谓的明心见性,所谓的开悟,对于广修六度在本经当中讲得很少。

《楞严经》主要是把心带回家,《法华经》是让你从家里面再出来,从空出假,广修方便。所以《法华经》讲到无量的方便,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实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缘。所以到了《法华经》,是以心力来引导法门,法门本身不重要。

刚开始佛陀在法门当中做了很严重的定义说: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谛成就阿罗汉,修六波罗蜜成就菩萨道。到法华会上说,那都是方便说,其实是以心为本。你发菩提心,都是成佛的资粮,没有这种五乘的差别。所以智者大师判教说,在方便的教法、所谓的权教当中是用法门来摄心的。佛陀看这个人还不能了解本性,先用法门来摄持你。等到真实法、开权显实以后,那是以心来摄法,你是发什么心,你修什么法门都跟你的心相应,那是以心做根本。

《楞严经》谈到的心是本体的心,它强调把心带回家,《法华经》的心是从家里面出来,发菩提心广修六度,一个是摄用归体,一个是依体起用。所以我们的修学次第应该先了解《楞严经》,先摄用归体,那么《法华经》是告诉你依体起用,差别在这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了让你拜,我来做点怪

问: 有一些同修讲,广东某一寺院有某法师讲自己随时可...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才能专心

这是正常情况,不能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这是...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问: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济群法师答:...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还能往生吗

问: 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问: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济群法师答: 天堂和地...

有效沟通的15条原则

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

【佛教词典】清凉寺

(寺名)唐代州五台山之别峰有清凉寺,华严之澄观住之...

【佛教词典】别教无量四谛

于天台宗所判立“化法四教”中,别教乃独为菩萨之法,...

电脑族的护眼食谱

眼睛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出现这些症状...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问: 为何要带念佛珠?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传喜法师...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星云大师《习气与习惯》

每个人都有习气,每个人也都有习惯。习气多数是不好不...

好运气是自己做出来的

每次坐长途汽车,落座后就闭目遐想:今天总应该会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