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大安法师  2011/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的知见所能到达的一个地步。

我们对净土法门事理因果的了解所引发的信愿,就是净土宗的见地。没有这种见地是很难产生信心的,是很难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如果没有深刻理解娑婆世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本质,没有了知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完整具足,没有明知涅槃的常乐我净的事相上的表达,没有对真空妙有的中道智慧的把握,没有有这些见地,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信愿的。没有这些见地你的信根就很难建立。没有信根就不会有力量,于是就会怀疑,就会动摇。所以净土宗是非常重视见地的,见地就是信愿,而能否往生的关键取决于信愿。见地、修证与行愿是密不可分的。你见地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信到什么程度,你的愿才能恳切到那个程度,你执持名号的功夫才能到达那个程度,这就是净土宗修因证果的完整表达。

然而净土法门见地的建立,主要是仰信佛语。比如,能确信释尊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并依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以佛知见为己知见。老实持名念佛就是佛的第一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念兹在兹。要把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境界都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一切逆的境界,能成就我们厌离的心;能让我们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向往的心;能增强我们对阿弥陀佛欣慕的心。顺境逆境界都是成办我们往生的好境界。念佛人乃人中妙好人,斯语不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

对于学佛的青年,怎样突破父母辈的阻碍

问: 到极乐世界后,在六道所造的恶因还会继续受果报吗...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有位老者皈依后一直睡不着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法师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说:今年4月份皈...

安住一念心性会让念佛的档次提高吗

问: 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

【推荐】会性法师:在一切境界中不要忘记念佛

关于念佛,我们从静的时候学起,就是说:安静的时候会...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该如何处理

问: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怎么处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

下品下生往生之后的情形

舍报往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在家居士不想过世俗的生活,该怎么办

问: 师父您好!我是一个在家居士,快三十了,没有结...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

提升道德水平,离不开因果

弘扬佛法,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中国人的道德...

【佛教词典】他力往生

乃净土宗之教义。指众生可依凭如来之本愿他力而得往生...

【佛教词典】玄览

(术语)深见其理也。止观一上曰:今人意钝,玄览则难...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烧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记得五年前,我讲法让提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不停地...

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

「嗔打报仇戒」与「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