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印光大师  2016/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生则全体迷背,虽有若无。佛则彻悟彻证,亲得受用。又复兴大慈悲,以己所悟所证者,指示一切众生,以期悉皆彻悟彻证而后已。但以众生迷背已久,虽闻种种对治法门,由惑业深厚,福慧浅薄故,颇难即生得其成效。既即生难得成效,则再一受生,多半迷失,以致久经长劫,轮回生死,莫由出离也。

如来愍之,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彼一切若凡若圣,上中下根,同仗弥陀大悲愿力,同于现生,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令已断惑者,速证无生。未断惑者,亦登不退。此之一法,即浅即深,即权即实。上上根不能逾其阃,故已证等觉者,尚须十愿导归。下下根亦可臻其域,故将堕阿鼻者,犹能九品立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畅如来出世之本怀,作众生出苦之达道。由是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诸菩萨,远公,智者,清凉,永明等诸祖师,悉皆出广长舌以赞扬,发金刚心而流布。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也。末世众生,根机陋劣,捨此法门,其何能淑。秦川乃昔善导,法照,飞锡,慧日等大师,宏扬净土之地。

一切四众,在昔当亦深种善根。但以宏扬此法,自唐以后,颇乏其人,故致宿根不能发生滋长,为可叹也。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已极,天灾人祸,频频降作,国运危岌,民不聊生。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以现今若不极力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事理,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欲不人各相食,其可得乎?若不提倡戒杀护生,持斋茹素,则弥天杀劫,将何以息?若不提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废经废伦,废孝免耻,争地争城,互相残杀等邪说暴行,将以举世人民,同遭死亡之苦。若不提倡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六道轮回,其谁能出。此近来明理君子,提倡佛学之所以也。佛法普摄世间纲常伦理,又复明其能否尽谊尽分之善恶果报,实为治国平天下之要道。

彼忌者不究其义,妄加辟驳,谓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皆属佛骗人之妄语。于是大家均以因果轮回为渺茫,而欧风一吹,悉争趣之。使深信因果轮回,彼邪说纵酷,何由惑乱乎哉。此各处提倡佛学之所以也。德晋居士宁志武,闻风兴起,特于本乡立一念佛区处,名之曰敦伦莲社。以佛法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各令尽分,先为世间贤人善人。又复生信发愿,恳切念佛,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庶可断尽烦惑,复本心性,圆满菩提,成无上道。而复以己所悟所证者,导引一切含识也。愿吾乡同人,咸皆兴起,则幸甚幸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以扶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

佛度憍陈如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

菩萨到这世间就是让我们醒梦

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锲而不舍地坚持不忍圣教衰

问: 顶礼法师!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学院读书。学习...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

【佛教词典】蒙堂

(堂塔)蒙堂之名,始于大觉之故事。后来两序退职者之...

【佛教词典】同味

(术语)谓义理分齐同也。释签一曰:一家义意,谓二部...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抄经印经需谨慎

「或有钞写圣文」钞写应该是提手边那个『抄』;「体多...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现代人如何修行

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第一讲) 好,我们闻思讲堂群三的各位莲友们,请大家...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