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2013/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对的,是极其危险的。

一、净土法门就是念佛法门

经云:“心净则土净。”一切净心的法门都是广义的净土法门。中国净土宗所指的净土法门,与通途教理所指的净土法门是不一样的,是专指信愿念佛求生极乐的特别法门。

印光大师指出:“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正编·与心愿书)

印光大师还指出:“ 如来称此法门为难信之法者,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其圆顿、直捷、广大、简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非宿有善根,决难信受奉行也。”(正编·乐清虹桥净土堂序)

净土念佛法门,所依经典为净土五经一论。不承认信愿念佛求生极乐,就不是这个特别的净土法门。为什不提倡通途的广义净土法门,而提倡信愿念佛求生极乐这一特别的净土法门?就是有佛力接引,易往生,易成佛。这不是祖师的法门而是佛的特别法门。其道理是“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的。如果没有宿世善根,“决难信受奉行”。信愿念佛是一个统一体,绝对不可分割,分割了就违反净土五经一论。

印光大师指出:“所谓禅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教中明大开圆解,彻证一念灵智本觉理体也。所以要亲见本来面目,方能算有禅,否则不能算有。所谓净者,是净土三经深信切愿求生净土的法门。自心净,则国土净。自力感,则佛力应。第一要信得真,愿得切,行得精进勇猛。所以须有决定不疑的信心,至诚恳切的发愿,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才算有净土,否则不能算有。世人每以为枯坐,看看死话头,就算有禅,悠悠扬扬的念几句佛,就算有净,乃是大错而特错了。总而言之,有禅,乃是有明心见性的功夫,有净土,乃是有念佛往生的把握,这是最要紧的道理。”(三编·居士林开示法语)

我们要坚定相信净土法门就是特指信愿念佛法门,不是求生唯心净土的通途净土法门。信愿念佛人,无一不往生,它是从有门入道的特别法门。我们要谨记印祖“有净土,乃是有念佛往生的把握”这一至理名言,不念佛,不相信自己能往生,就是没有净土,就与净土大义相悖离。

二、念佛是正行,要坚持信愿老实念佛

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是净土三资粮。只要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人人必定当生往生极乐,住不退转,究竟成佛。信愿是慧行是眼目,若无信愿则必定会走错路,会误入歧途,乃至会坠入深渊。念佛是行走的脚,若无脚不能前行到达往生成佛的目的地。信愿行三者如三足鼎立,缺一即蹶。蕅益大师指出:“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往生极乐必须念佛。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成就了无量光寿一切功德,建立依正无比庄严的极乐世界,也成就了“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阿弥陀佛以“名号度众生”。念佛的功德无量无边。众生念佛为有感,弥陀接引为应,这是感应道交,是必蒙佛接引的原理。《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无量寿经》中三辈往生的正因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观经》云:“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持无量寿佛名。”净土三经都提倡称名念佛。反对念佛就是反对净土三经,就是邪说。净土经典都说要念佛,如果不念佛,岂不是应割裂或删去“执持名号”等经文吗?

净土念佛法门,如果不必要念佛,还是净土念佛法门吗?如不提倡念佛就彻底否定了中国净土宗的根基,就彻底否定了佛经和净宗十三祖师的教诫。

有人说:“有的经文并没提到必须念佛呀!比如上三品及中二品,没有明确提到念佛,不是也能往生吗?”

什么是念佛呢?为什么不只提念佛呢?念佛分四种:观想、观像、称名和实相。以称名念佛最易故,故佛言祖语反复强调提倡。心心在佛,念念在佛就是念佛。回向极乐,发愿愿生极乐,就是心在弥陀极乐,就是在念佛。《观经》上三品中二品都有“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就是心心在佛,就是在念佛。中品下生也是在闻善知识开示:“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听闻而信愿,也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因而能屈伸臂顷往生极乐。

下三品都是遇善知识后称名念佛往生的。心不想佛,口不称佛,怎么能往生?八哥、畜生乃至三恶道众生都有心识,都可以心心念佛。这就是哑吧等为什么不称名念佛而以观想念佛也能往生的道理。念佛就是今心,就是当下一心住在佛上,住在阿弥陀佛的功德相好及其极乐净土依正庄严上。这就是“是心作佛”,则是心就是佛。心不念佛,即心不作佛,则是心就不是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这是佛教的最高因果律。

《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或《十六观经》,以观佛念佛为纲宗,是专讲念佛修行的净土经典。前十三观是入定观想念佛,后三观即九品往生观,是讲观佛念佛而往生极乐的。第十四观叫上品往生观,第十五观叫中品往生观,第十六观叫下品往生观。观佛就是念佛。上中下三品往生观都是在念佛。《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怎么能依文解义地以凡夫心推断上中品往生是不必念佛呢?《普贤行愿品》中普贤十大愿王,愿愿都在念佛,因念佛故“速往无量光佛刹”去疾速成佛的。

三、如不念佛,极难往生

有人说:“只要有信愿,念佛不念佛都可以往生。”

净土经论乃至千经万论都在劝人忆佛念佛。若不念佛,就是不念佛法界,就必念六凡夫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佛法的根本理则。念佛必成佛,念地狱造大恶,必入地狱。念三途,必入三途。念人天行善积德,必生人天。凡夫心必有念,念什么法界就必生什么法界,这是绝对真理,是不容置疑的。

又有人说:“我不念佛,读诵大乘更能上品上生。”

念佛是净土法门正行,其他一切善行都是助行。助行不能成为净土正行。净土法门的正行只有念佛一行。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念佛即是六度万行,念佛就是发菩提心,念佛就是普贤十大愿王,念佛时念念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契合。念佛能将佛功德转为自己的功德。念佛就是成佛的捷径,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不念佛就会失去无上根本大利。阿弥陀佛普度一切众的根本方法就是“以名号度众生”。否定或轻视念佛,就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悖离。

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提出的“身专礼阿弥陀佛,口专称阿弥陀佛,心专想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的纲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印光大师十分赞叹善导大师提出的专杂二修之说。专修念佛则万不漏一,杂修诸善而不念佛,则百中难得一二往生。印祖指出:“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正编·复某昆季书)

印祖谆谆教导我们:“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我们要坚信念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利益,专修净土,老实信愿念佛。一切叫我们不必念佛,或贬低念佛功德力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四、多多念佛 积习成性

有人说:“我也念佛,乃至十念一念都可以往生,一辈子念了十句佛也就够了,何必那么麻烦,要我们天天念,上万句地念呢?《阿弥陀经》那么简单明白,一辈子读一两遍就行了,何必要天天读诵呢?”

念佛就是要现今当下之心在佛法界。具体到净土法门,就是要心心在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虽然只要有信愿,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极乐,但是凡夫心猿意马,是杂乱不净的。心如不落在佛法界,就容易落在六凡法界。凡夫的信愿也容易退失变换。就是念佛多年的老修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比如知道自己已患晚期癌症,也有人不再想求往生,而是千方百计求良药,保性命,只想多活一段时间。怎样才能保任净土信愿坚定不失不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多念佛。

因为若无持名妙行,很难保任体现信愿的坚定。所以,中国净土宗念佛法门要求多多念佛。年青人工作太忙时,至少应每天念几次十口气念佛,有机缘者应多多参加打念佛七,或参加一日一夜的精进念佛,或参加十日闭关念百万声佛号。对于退休人员有时间就多多信愿念佛,每天念五千、一万乃至三万、十万声佛号,更能保任我们能心心在佛,念念在佛。长期坚持多多信愿念佛,烦恼自然更少,心更清净,这样就能“积习成性”,逐步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念佛三昧的高水平境界。凡是提倡一辈只念几句佛号,只念几卷《弥陀经》的说法都是偏颇的,危险的,是对念佛人的误导。我们千万不要听从这些凡夫的师心自用之言,以免误了我们往生极乐、快速成佛的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问: 学佛人平时严持戒律,对临终往生很关键吗? 大安...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心力不可思议,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议

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

横死可以往生吗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字体潦草易误事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

一函遍复讲记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

【佛教词典】忙莽鸡金刚

(菩萨)金刚部之部母。梵号忙莽鸡。位于胎藏界曼荼罗...

【佛教词典】化生六处具足而出

【化生六处具足而出】 p0387 瑜伽九卷十三页云:若于有...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费重利轻

有人一生劳碌,和人争夺计较造诸恶业,才得来的钱财,...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锻炼身体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吗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我们如何转苦为乐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谁都不希望...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应该念阿弥陀佛还是观世音菩萨

问: 我学佛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示现了一下。我现在应该念...

圣严法师《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