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心能够安住当下

学诚法师  2015/0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让心能够安住当下

我们的内心大多数时间都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都会随着外面境界而转。各种各样的妄想和执著,让我们的内心不能安住当下,不能解脱,不得自由。我们甚至不能安安静静地吃一顿饭,不能平平静静地走一段路!

吃饭的时候,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吃饭呢?很多人吃饭时只是囫囵吞枣、机械地吃,心里早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妄想带跑了,最后,饭吃完了,还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还有很多人吃饭时会有各种分别执著,执著饭菜咸了、淡了,多了、少了,好吃、不好吃,爱吃、不爱吃……很难安安静静地去吃一顿饭。

走路的时候也一样,你走路时知不知道自己在走路呢?很多人走路时会东张西望,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都会去攀缘,内心不由自主地就会去分别执著我们见闻觉知到的各种境界。也有些人走路时喜欢想事情,或者执著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者挂碍将要去做的事情,纠缠在各种各样的事情当中,不能平平静静地去走一段路。那么怎么才能跳出各种妄想和执著呢?怎么才能解脱这颗心呢?佛法告诉我们,要安住当下。

安住当下,走路的时候就认认真真走路。佛教的戒律有规定,出家人走路的时候,眼睛要直视前方,一方面规范自己的威仪,让自己保持正知正念;另一方面将心安住在自己的脚下,不要踩到虫子。另外还可以觉知自己脚下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每走一步念一句佛号,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安住当下,让自己内心不被妄想和外境所牵走。

安住当下,吃饭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吃饭。佛教有要求,出家人饭前须“食存五观”,一方面让我们思维饭菜的来之不易,同时反省自己有没有德行去受用这些饭菜,让我们升起感恩心和惭愧心;另一方面,也提策我们对食物不能有贪着,也不去分别好恶,只要能养活身命便可,一心为了成就道业。这样能让我们吃饭时保持正念,知道吃饭时怎么用心,知道为什么要吃饭,知道自己正在吃饭,这都非常重要。

《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能够安住当下,内心自然会慢慢专注,在专注中智慧不断开显,解脱大道从此向我们展开,未来充满了自由和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

星云大师《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星云大师《求法的态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训练,我要向...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

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佛教词典】略教诫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赞少欲知足,呵恶比丘之三种...

【佛教词典】数取趣

(术语)梵语曰补特伽罗Pudgala,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

极乐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为何却感觉不到

问: 西方极乐世界在现前一念心中全体具足,可弟子却感...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

孝心只需三分钟

去同事家玩时,同事正在打电话。只见他拿起电话,拨了...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受八关斋戒法

念诵仪轨: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佛菩萨众,...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