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大悲悯念末法众生

大安法师  2011/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者:佛成道时,已当浊世;况今末法,正入斗争,转展陵夷。后之又后,皆赖此经神力,救拔余生。岂非至极悲心,预垂济度!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法,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二者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障益深,故说此经,咸令未来虽不见佛,佛灭法存,但有信者,速超生死,是为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三者如大本言,佛灭久远,当来之世,经道灭尽,独留此经住世度生,最后方灭,则知滔天之际,尚作慈航,大夜方沉,犹称法炬,是为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也。

译文

所谓释迦本师以大悲心悯念末法众生,以一句弥陀名号作众生度过生死苦海的桥梁,其大意是说:释尊在人寿百岁时,出兴世间,示现八相成道,此时已久经浊世(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更何况值此末法,正入斗争坚固时期,佛法日渐衰落,每况愈下。未来的时日(乃至人寿十岁的刀兵劫时),全都仰赖这部《阿弥陀经》的神力,救济劫难幸存的生命,这岂不是世尊以至极悲心,预先宣示济度的方法!

概略言之,大悲悯念众生有三重涵义:

一者佛在世时,悯念五浊恶世的众生,宣说一切世间极难信的净土法门,令有缘众生闻信发愿持名,疾超生死,这是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

二者佛灭度后,众生的福德智慧日趋浅薄,罪障日渐深重,所以释尊宣说这部《阿弥陀经》,令未来所有的众生,虽然没有遇到佛世、见到释尊,但佛灭度了,其教法仍存在于世,只要有信受念佛法门者,便可迅速超越生死,这是第二重大悲悯念众生;

三者如《无量寿经》所说:“佛灭度后久远的时代,未来的世间,佛的经卷道法全都灭尽,那时,佛以神力加持,唯独留下这部《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属同部经,一为小本,一为大本),住在世间广度众生,直到法灭后一百年才灭没。”由此可知生死苦海恶浪滔天之际,净土法门尚能作为济运苦难众生的慈航,众生性天昏迷无明大夜之时,六字洪名还足以称为灼破暗冥的法炬,这是第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

【推荐】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

维则禅师(约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谭,永新人(...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可以打饿七来见佛吗

问: 佛法大意将某人绝食7天就见到阿弥陀佛,能否仿效...

【佛教词典】六处支

【六处支】 p0297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眼等已生,至根...

【佛教词典】从义

(人名)赵宋神智法师,学四明之正统扶宗,学成,勉破...

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念头

我们说修道是什么?修道就是修心,就是修我们的念头,...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佛前供一朵花,弥勒菩萨都说不尽他的福德

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

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问: 请问师父,如何能做到心转境界? 传喜法师答:...

咸淡有味

由艺术家入佛的弘一大师,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集合起...

紫金钵

从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