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做别人的贵人

2015/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做别人的贵人

真的修行人,是很积极,他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如果我们一学佛,就很颓废,消极,躲起来。那就是修偏了。有的人一学佛,就想着结果,想着我要放下,我要开悟,我要成佛,我要往生。脑袋里都只有结果,但我们忽略了,人生在于享受这个灿烂的过程。

大家看真的祖师大德,他们生命力,毅力之旺盛,实在让人惊叹。像去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或者六次东东渡日本去弘法的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他前五次度日本,都失败了,甚至陪他最亲切的弟子,也死去了,又加上自己年纪老了,六十多岁,而且眼睛又瞎了。但他却有这个毅力,把佛法,戒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黄帝内经,建筑,书法,带去日本。这里面的生命力已经很旺盛了。

禅宗为什么不关注死后的问题,因为禅宗关注的是这辈子的生命,他要把这辈子的生命发挥到极致,绽放到极致。死后做牛做马,入泥入水,他都没事。这个是修禅者的本色。

学佛人尤其是年轻人,生命应该绽放。佛陀的一生,或者祖师的一生,不管受苦受难也好,不管为法奋不顾身也好。他们心中都有个很崇高的信念,那就是他为了成就别人成佛。什么是成佛,就是圆满的人格,就是成佛。

真正的成佛,不是布施给三宝盖个庙,或者建个佛像。要把我们自己塑造成佛,那才是真正报答佛恩。我觉得布施钱给三宝,是很重要。但内心中有慈悲喜舍更重要。我们要做别人生命中的贵人。比如说,去买东西,尽量不要讨价还价。多拿一些钱给别人赚,要不人家也不会出来摆地摊了。我们要是钱少,自己就买便宜一些,吃的清淡一些,劳动辛苦一些。但要学会做别人的贵人,把好处布施给别人。这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很灿烂,就有芬芳。

想要入道,首先就是要让大家都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做生意的,都希望他们能赚钱,没孩子的,都希望他们能早日得子,生病的,都希望他们早日康复。我们希望家家户户都好,人民和乐。这是学佛者的心态。人要是存在让希望别人好的心态时,他慢慢的,就会富贵起来。像宋朝的范仲淹,他就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是范仲淹他表达自己高尚的情操。范仲淹小时候很贫穷,他就发愿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做宰相,能安乐天下百姓。做不了宰相,就做个良医,来救苦救命也是好的。范仲淹的生命,也是绽放着很灿烂的芬芳。他从来不求结果,不求天堂,但凭着他如此高尚的心,他时刻都在天堂之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多为别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修道要反过来。世间人认为,我一直为自己努力,我就可...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

我常常凝视着丰子恺先生的像,猜想着他那颗博大而善良...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佛陀开示四种恶语

佛陀在教化弟子时,经常向弟子们讲说各种恶行与善行,...

【佛教词典】等生家家

为“不等生家家”之对称。指往返于人、天二界受生,其...

【佛教词典】一法界心

(术语)超绝有无而离差别之心。二教论上曰:一法界心...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

哪有闲心去看戏

过去,梁武帝很尊重佛教,拜志公禅师为国师,皇帝对师...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无明主。 不间不断...

吃素念佛能解决什么问题

当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好是坏时,总是相对于我们的判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