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惠空法师  2023/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卫生所的医护车来给大家打卡介苗及各种预防针,像脑膜炎疫苗等。因为小孩子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一旦传染起来不得了!如果能在未生病之前,先施打预防针,便可以避免个人生病及集体感染流行。所以教育单位都很重视学童的疾病预防。

我在早斋时所讲的一些话,常常都是叮咛大家待人处事最基本的道理,目的就是预防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坏习惯、坏知见的传染。因此,大家要抱着“有过则改,无则加勉”的心情,这是我要提醒大家的一件事。就是对于学院的规定,以及师长们生活上的一些教导也要有同样心态!

另一件事,就是希望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规规矩矩,很努力地去做。有些人因为体能不足或技术欠佳,做起事来敷衍塞责,或许根本就是天生随随便便、漫不经心的态度在作祟,长期下来,面对什么事情或对待任何人都觉得无所谓、没有关系。于是扯烂污、顶撞长上、跟上司吵架,也都无所谓、没关系了!由此可知,凡事谨慎、规规矩矩,就不会违犯大过失。许多人做错了还自觉有理!找出一百个理由来辩驳,就是没有想到:自己应该尽本分,把事情做好。最后变得没有廉耻心,什么都自以为是,人家骂他,他还问:“你骂我做什么?我又没做错!”那就悲哀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自爱并知道惭愧羞耻,做什么事情都要规规矩矩的!这样即使偶有疏忽做错的时候,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因为大家都知道偶有疏失在所难免。可是各位也听过“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如果你总是随随便便,做做表面应付应付,时间久了,人家认定你这个人就是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哪天你真的有问题,譬如生病了,没办法把事做好时,人家也会认为你是故意装的,你则认为大家都冤枉你,你愈为自己争辩,人家愈不相信,于是恶性循环的结果,你的人际关系也愈差!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做好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一旦你有疏忽、做错时,人家会体谅你、谅解你。千万不要做“放羊的孩子”,天天喊“狼来了!狼来了!”哪天真的狼来了,却没有人管你!

希望大家能认知:做什么事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精进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载体

我们已经知道了拜佛菩萨与拜神的区别。佛菩萨没有分别...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

阻碍你们晋升的人

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有一家大型公司。一天,员工们外...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六即佛之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五...

【佛教词典】意有三种差别

【意有三种差别】 p1209 成唯识论五卷四页云:此意差别...

【佛教词典】随念分别

(术语)三种分别之一。追念过去之境也。唯存意识之作...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