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2020/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了偏差,后续的修行一定会遇到不少障碍。不过,要确立圆满的见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却很不容易。一是身边的善知识太少,二是佛教的经典太多,难于抉择。

佛经之多,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如何从中选取一些代表性的经典供自己终身修学,以较少的精力获得较大的受用,少走弯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历和开示中,找到答案或者启示。这答案或启示,对于充斥着种种邪知邪见的末法时代之修行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盏很好的指路明灯。

在增订《年谱》的时候,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九五六年九月,在虚云老和尚一百一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江西佛学社的同人借给虚老祝寿之机,邀集了江西省部分寺庙的僧众,在云居山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佛经讲座活动,后来由此发展成为“真如寺佛学研究苑”,让那些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比丘就学于其中。

按虚老的旨意,讲座的内容定为讲解“大乘三大部”,即《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佛学研究苑的日常课程,除了研习这三大部之外,另加《四分律比丘戒本》。当时因为虚老年纪大,讲课困难,遂聘请海灯法师任主讲。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一九五七冬天才结束。

虚云老和尚发动大众研习“三大部”,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由来已久。细读虚云老和尚的《年谱》、《开示》和《书信》,我们会发现,虚云老和尚这一生,无论是自度时期的个人修行,还是度他时期的讲经弘法,关于听习、宣讲、劝修《楞严》和《法华》的记载,多达数十处。虚老生前还曾用蝇头小楷撰写过《楞严经玄要》和《法华经略疏》等著作,只可惜在一九五一年的“云门事变”中散失了。

在中国佛教史上,早就有“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这一说法,至于《金刚经》,则一直被视为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大纲。可见,虚老提倡反复地研习这三大部,是由这三大部在大乘经典中所处的“纲宗”地位决定的。

《法华》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圆顿的一乘见地,这是成佛的基础;《楞严》可以帮助我们明心见性和避免魔障的干扰,这是证道的前提;《金刚》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之眼,这是修道的指针。所以,修习大乘法门的人,直接、反复,乃至终身研读这三大部,应该说是进入佛法精髓的最有效的途径。

至于在家修行人,虚云老和尚主张,除了研习这三大部之外,还应多多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地藏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宗教感情、树立修学的信心,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祈福消灾等方面的实际利益。此外,虚老还主张研习《大乘起信论》,认为这也是一个进入佛法大海的有效方法。

总之,虚老的修行经验和开示告诉我们:现时代,如果你想让修行尽快进入轨道,少走弯路,不受人蛊惑、不落入偏执当中,最稳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深入地研习《法华》、《楞严》《金刚》、《起信》等经论,并经常地诵习《地藏经》和《普门品》。这也许是对我们所处时代“善知识难遇”之现实的一个最好的补救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往生弥勒净土的修行方法

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都非常珍贵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修行是每...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散载与很多的论中。...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

【佛教词典】四依法制开

亦名:四依法开遮、作持开遮 子题:圣种、圣说具四义、...

【佛教词典】自业智力

【自业智力】 p0599   瑜伽四十九卷十七页云:若有诸...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

阿弥陀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就是能够带业往生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

星云大师《拥有全面的人生》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往往只能拥有一半,不能...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 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