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2013/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三宝的加持,依止印祖等善知识,自觉渐渐亮堂。现在不揣愚陋,总结成“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贡献给有缘参考:

人生三条主线就是:内消情虑、外尽人伦、求生净土;一个目标是:安立一切众生。下面分别解释:

1、内消情虑:指断除自己的烦恼、恶习。每天反省一下最近什么烦恼最重,什么习气最影响自己和他人,注意对治。只要留意,就会有好转。心田里面的毒种杂草,不但害自己,还害他人,切不可留。这个功夫可深可浅,浅了可为善人,深了可入圣贤领域。从爱护众生的角度看,情虑消除得好,处世可以避免越位过分,避免众生心生憎恨。

2、外尽人伦,就是按忠孝友悌等次第安立和服务众生。比如,先考虑工作忠诚不忠诚,父母师长方面有无自己需要做的(结婚后包括对方的父母,下同),兄弟姐妹之间有什么需要协助的,(结婚后)爱人孩子有何需求,六亲眷属同学同事朋友同修们有无困难。把这五伦解决好了,有余力,再看和自己有缘的社会公益有无需要尽心尽力之处。特别是作为佛弟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分应尽,就是护持三宝。除了以身作则弘扬佛法的方式来护持外,观察正知正见的寺院和僧宝加以护持也是非常必要的,尽力尽分流通策励真修的法宝更是相当重要。三宝在,众生解脱就有希望。所以不可不发心。

众生虽然平等需要救度,但却应次第加以安立。次第者:缘熟、缘深、缘浅、缘生(即是我们平常说的轻重缓急,在这里应为急重轻缓)。当前面对的人和事属于缘熟,应耐烦处理慈心对待,以便彼我两安;前述五伦和三宝属于缘深,其他类推。从爱护众生的角度看,依此顺序,各方面能少生怨言。印祖曾开示:越分做功德,虽小有益,会有隐患。

3、求生净土。这是修行的保险绳,不可不拴牢。不然的话,生死到来,隔阴昏迷,前功尽弃,岂不可惜?而求生净土必须行解并进,信愿行具足。只念佛是不行的,不念佛更是万万不行的。信愿行三法,也是因缘所生,必须自己主动培养,才能增进较快。欲加培养,净土经论、净宗祖师著作、往生故事是不可不读,不可不常读的。末学自知有三种书是自己不可离开的:一日不看善书,恶念恶习起而不自知;一日不看净土著作,被其他法门所转而不自知;一日不看往生事迹,留恋娑婆心滋长而不自知。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末学有条件就看几页《净土圣贤录》,看一个往生故事就心里想:我要如此就好了。如此常常自己注意结西方胜缘,愿临终时这些圣贤同佛一起来迎接我。此外还要有空多念佛号,最好有定课,可以防止懈怠。念佛应如饥似渴地接受佛的功德智慧,愿九品莲花早日成就,愿以后到净土,好好参学,将来成就自己的净土,以无量妙境妙法菩提眷属接引有缘众生。

以上三条主线又是为了什么呢?那就是总目标:要安立一切众生,服务一切众生,使他们都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因此所作所为,和安立众生相适应的,就要尽力坚持,相违反的,就要设法舍弃。心外无法,众生一家。世间先长大的兄长姊姊还协助父母家长帮助弟弟妹妹们成长。我等已入佛门,自知当来作佛的佛弟子,岂能不辅助诸佛菩萨作些弘法家务、利生事业呢?所以这三条都是本分应为,也是回报诸佛菩萨的抚育之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推荐】错解「人生是苦」的含义

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

【佛教词典】触光柔软愿

即愿佛之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远离罪恶、身心柔...

【佛教词典】九帖

(名数)唐善导大师之著述,即观经玄义分一卷,观经序...

珍惜我们的时间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传喜法师:吃素的猫与念佛的鹦鹉

以前我有个师父养了一只猫,这只猫它就吃素,跟着师父...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

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佛经节录)

节录《善生经》(中阿含)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个要点: 一...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