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净界法师  2021/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

这一段文,印祖告诉我们:一个修净土人,我们日用当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我们在三宝中住,多少为三宝做一点事,扫地、洗碗等等,一切的,我们供佛、供香,这种世间的有为善法,这是第一个。

其次讲到出世间的善根,“诵经礼拜”这个是种种无漏的清净善根。不管是世间的有为功德跟出世间的善根,要怎么办呢?应该要怎么处理呢?

“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

就是要把这种功德,使令它不要流入到人天福报,要把它集中起来,回向到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地方“回向往生”我们解释一下。印祖在另外一篇文章提到说,这个回向是应该包括两个内涵:

第一个,约着现生来说,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把这个功德加持在现生的,这个生命还没有往生之前,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这第一个。

其次,约临终来说,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所以印祖他的意思,就着净土行人来说,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功德,加持在这两个方向上:一个是现生;一个是临终。这是回向往生的办法。

这样子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看第二段。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这样子的修持,一切的行门,当然我们以信愿持名是正行,其它的布施、持戒,种种的行门,都是净土的助行,这是万善庄严净土,这一切的法门,都对往生有帮助,不但是念佛,一切的法门都是净土的助行,它都能够帮助我们往生。

下面讲一个譬喻,什么叫净土助行呢?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

这个灰尘,“众尘”就是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灰尘,东边一块灰尘、西边一块灰尘、南边一块灰尘,各式各样的灰尘,这个灰尘分散以后,它就力量薄弱,怎么办呢?“聚众尘而成地”,我们把这个灰尘集中起来,就成一个大地,就能够运载,有这种运载的功能。或者说“聚众流而成大海”。这个水,东边一滩水、西边一滩水,我们把这个水集中起来,变成一个大海水。这个意思就是说,回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种凝聚的力量,把我们的功德凝聚起来,不要使令它分散,凝聚在我们所要趣向的目标。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是念佛不回向,这件事就有问题,会使令我们这种功德,就会流散到这个世间的有漏福报去,对我们往生,就不能有一种加持的力量。

所以这个回向,它能够把一切的善法集中,你今天做一点善法,明天做一点善法,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聚众尘而成大地,聚众流而成大海”。这样子“广大渊深,其谁能穷”,这个就是一个强大的力量。这个回向的殊胜就在这个地方,它有一种凝聚的力量。这个是说明回向的意义。

问:师父慈悲,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在念到就是说到回向的时候,有的老师说我们念佛的功德,就是去净土的资粮,不要随便回向给别人。

净界法师:那你还是大乘吗?要普皆回向啊!你要把你的功德,你要跟众生分享,一切众生同生西方同成佛道,你的心量才会开阔。

你怎么会把佛号收起来不敢释放?你要释放出来,无尽灯法门,譬如一灯燃百千灯,怎么会不要回向给别人?这个观念不对!

问:不是,这意思说,如果是有人往生了,我是说我把我今天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某我的好朋友、或者我的……

净界法师:你不会损失,而且你会有更大的功德,因为你这个是跟菩提相应,跟无上菩提相应。回向,就是无尽灯,你把你一个小蜡烛——我们本来七天,所念的佛号是有限的,对不对?我们创造的佛号不管再怎么多,还是有限。你到最后普皆回向的时候,它那个佛号是百千万倍的增长,譬如一灯燃百千灯,灯灯相传无有穷尽。所以回向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把有量的功德转成无量的功德。我们没有回向,我们很难产生这么大的胸量。

但是回向一般来说是最后一天。你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先扣着你的身心世界,不要一开始就想要去考虑众生,一般来说正常情况,打佛七刚开始先管好自己。

所以你看,那个天亲菩萨的五念法门,它是禅定心、智慧心、大悲心,它是先专注,然后再观照,自调到一个程度的佛号,运转熟悉的时候,再普皆回向,再修大悲。刚开始,你修行先不要把众生放进来,因为你的心是会扰乱的,刚开始先管好你的佛号,管好你的内心世界,到了第七天的时候,再考虑到众生的问题。所以这个次第很重要,你一开始就考虑到众生,你的心就乱了。回向很重要,但是它是放在最后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宜早不宜迟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

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

【东林画传】净土高贤刘遗民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怕冷的女性应吃哪些食物缓解寒冷

立冬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许多女性觉得总是手脚冰...

【佛教词典】菩提

【菩提】 梵语bodhi,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

【佛教词典】识牛

即以身比喻车,以识比喻牛。谓众生受业识之牵引,轮回...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挂着花鬘的羊

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米老大的故事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不管什么境界,我们都...

往生净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谈信愿行的信,下面就是谈愿了。就这一部分特别...

【推荐】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

弥勒菩萨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