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证严法师  2012/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是要引导人少欲净心。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陀时代,带领僧团外出托钵,钵是「应量器」――度量自己一日所需分量,最多只能托钵七户,即使不足也要感恩与知足。一天只吃一餐,足够维持体力即可,也不讲究美味;把精神专注在修行上。

穆斯林在斋戒月中,白昼不进食,集中心力反省思考;开斋时则备办饮食给贫困的人家。

现代人工作忙碌,分三餐摄食;但也要适时、适量、适度。若饮食贪无节制,过度讲究精致或暴饮暴食,都会伤身。

斋戒,是尊重生命

大地生长的五谷杂粮,已足够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然而人心不满足,贪食众生肉;业者为了满足人类口欲,砍伐森林作牧场,不仅破坏水土,也污染了水源和空气。

近年来,狂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引发恐慌;素食最健康,同时也是尊重生命、长养慈悲心。

尽管众生形态不一,同样拥有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权利;动物不是生来给人吃的。只为了满足三寸舌根的感受而杀害生命,何其残忍!

蜜蜂采蜜,不伤害花果,还能制造蜜汁供给人类;蝴蝶采花粉,不破坏花朵,更增添境界之美。人自称为万物之灵,应当比其他生灵更有智慧,而能庇护、尊重一切有情。

爱众生、珍惜众生生命,这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也唯有如此,人类才能与天地共生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请适当低配一点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离欲解脱大丈夫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

【佛学漫画】食存五观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托钵生活的要义

释迦牟尼佛出世说法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出家修道,他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在顺逆境中不为所动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证严法师:心中那朵清净的莲花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

【佛教词典】衰

(术语)八世法之一。凡于我身有损减者。...

【佛教词典】五灯严统

(书名)二十五卷,明费隐通容,百痴愿公共撰。录过去...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缘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来,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多...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

激扬生死凡夫之厌欣心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破灶堕和尚

有一个灵性附在一个破灶上,以灶为身,使灶显灵。于...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

四摄法在弘法中的运用

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