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学诚法师  2015/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什么叫“不观过”

网友:是只看对方优点忽略缺点还是把对方的一切都看成优点,人人都是佛?或者虽然看到了对方缺点,自己不起烦恼,而是努力去包容理解?

学诚法师:不观过,并不是指看不到过失,更不是硬要把过失看成优点,而是在明确宗旨的前提下,把一切境界都当作自己修行、调心、增长资粮的机会。

网友:什么叫“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有一种理解:修行人要分清事情的是非对错,对不如法做错事的众生不嗔不忿;还有一种理解是因果相续,不能以世间眼光看待事情的是非对错。怎么理解才对呢?

学诚法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意思是修道人的重点要放在自己身心的调伏上,而不是评判外境。它是在强调一种“向内看”的心态:以修道为目的的人,看见一切外境都能转化为内心成长的资粮,而不是停留在事情的对错上。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修道人首先要心向内缘,看好自己的心,而不是整天计较他人的过失,因为他懂得:只有调伏自己才能帮助他人,改善心境才能改善外境。

网友:如何理解“见人之过,诸恶之根。察己之过,万善之门”?这句话是佛陀所言吗?出于哪部经典呢?六祖说过:“修行路上不见他人过”吗?

学诚法师:原话出自《格言联璧》,为世间善书,但内涵与佛法相通。六祖曾在《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策励我们应返观自照、勤修自心,而不是一味看外在的过失。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他人的错误而不懂得反省自己,只会增长内心的骄慢、嗔恨等恶业,难以进步。

面对他人过失如何正确发心?

网友:听常法师正讲到远离恶知识,粗观之:我们身旁很多朋友,虽有吃喝玩一起的快乐,但都归此恶知识相;但又有一说法“只见自身过,莫见他人非”把他人都观成菩萨,若持正知正念,应如何看待及相处呢?

学诚法师:“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是强调修行用心的方向,并非要人不辨是非。初学者力量不足,为了保护自己的心性,故对恶知识应敬而远之,但内心不应排斥和嗔恨。若有因缘与之相处时,应当努力保持正念,择其善者学之,其不善者改之。

网友:如何理解“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这句话呢?

学诚法师:修行人如果看到别人的过失而心生烦恼,自己已经错了。别人做错的时候,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做得够不够?我们有没有发心去帮助对方改正?帮助他人的方法是否正确、合适?

网友:为什么总是看到别人的欲望呢?比如别人想一件事,很快就能发现他的目的。是自己修行不够吗?

学诚法师:更重要的问题是,看到了之后自己会怎么想、怎么做。

如何善巧对待他人过失?

网友:看到别人错了也不批评吗?

学诚法师:批评别人要做到:1.内心中没有反感、看不顺眼、厌恶等情绪,纯粹是希望对方好;2.对他人充分了解,不带偏见,不因为一时一事而批评;3.找准时机,言语适当。

网友:佛法是中立的,就不用辩是非了吗?

学诚法师:佛法是让我们没有是非之心,并非否认外境的是非对错。没有是非之心,面对错误的人和事,内心不会生起嗔恨和蔑视,是慈悲所摄;洞察外境的是非对错,懂得用业果的道理来抉择自己的行为,是智慧所摄。

网友:内心的强大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宽柔是否意味着一味沉默?这样算是纵容吗?

学诚法师:宽柔是内心无烦恼的表现,外相上则不一定。当自己内心不是以烦恼为主导时,才能采取对自、对他、对事皆有益的处理方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阿阇世王为何还受毒疮之报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阿阇世王因为杀父而身受毒疮,...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

自己所跟的师父是邪见之师该怎么处理

问: 请问师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师学法,后来发现这位...

心识如何生

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

如何测度慧命有否成长

问: 若要测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长,是否可以「本来是...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推荐】看破我们迷恋的色相

总说色相 色相万千,如梦幻泡影,总叫人神魂颠倒,痴迷...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佛教词典】主伴

指主与伴。即主体与从属之并称。华严宗说法界缘起之法...

【佛教词典】随密

【随密】 p1364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随密者:设妨杂故...

害人就是害己

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

星云大师《成人之美》

《了凡四训》中提到:人在日常生活里,要随缘尽力实践...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两位诤友

【原文】 予初出家时,皋亭茶汤寺老僧,以诞日延予斋。...

星云大师《为世界和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虔诚地跪在您座前,请您垂听我向...

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还能往生吗

问: 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