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才能放得下

学诚法师  2015/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才能放得下

网友:阿弥陀佛!师父你好!最近因为失眠的事情很烦恼,闭上眼就是幻觉,怎么才能放下?

学诚法师:幻觉会产生,也就会消失,不要在意它,“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网友:俗人怎么才能放下?

学诚法师:死亡来临时,一切放不下的都只能放下。

网友:师父,失去的为什么会舍不得?

学诚法师:外在因缘已经消散,内心却还执着于残留的影子,因妄想而痛苦。其实,无论得、失, 都是内心的假相而已。

网友:请教师父,如果 按照“知而不住,不贪执一切”去做,我倒是常常能够轻易放下很多事物,那岂不是因此沦入“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境地?

学诚法师:放下不等于放弃,不贪执不等于不上进。要放下世俗心,发起菩提心。

网友:法师,有几人在观念上是放得下,想得开呢?

学诚法师:正因为看不开、放不下,所以才要学习。佛法就是培养对人、事、物的一种正确、良善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人生。

网友:放不下,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办?

学诚法师:让心去拿起另一样东西。拿起慈悲,拿起智慧,烦恼、执着不知不觉就放下了。

网友:请教法师,得失心太重该当如何?得到了害怕失去,失去了又希望得到。总是不得要领,万望法师点拨一二。

学诚法师:从得失之苦中可以学到:拥有不一定就是快乐。长期以来,我们追逐外在的境界,以为这就是快乐,其实在表面浅层的、短暂的快乐背后,给人带来更深、更久的痛苦。要转化这种痛苦,就不能只忙着一个小我,而要把自己生命的方向转到心灵的提升方面去,转到对慈悲、智慧的追求上面去。

网友:如何放下心头的烦恼与负累?

学诚法师:看得远些,心放宽些,索求少些,付出多些。

网友:法师您好!我这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做事犹犹豫豫,明知是小事,却不能干净利落地放下。请问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心胸开阔,更随性一些呢?

学诚法师: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办,把自己的事当别人的事办。

网友:每个人心中所牵挂的太多,执着的太多,又如何让自己学会放下呢?

学诚法师:要先闻思佛法,通过闻思,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见,减轻执着。

网友:请问法师,如何区别放下和懦弱?放下某件事有时会让人觉得是软弱的表现,反而受人欺负。

学诚法师:心中无有挂碍是放下,被逼无奈是懦弱。放下还是懦弱,并不是别人的看法决定的,而是自己内心的强弱。大鹏鸟不屑于林间枝头的游戏,即使被小麻雀嘲笑,又岂会放在心上?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不怕他人相欺。

网友:顶礼师父!因突然的变故,内心极难受,每每夜深人静更甚。如何不会影响家人呢?

学诚法师: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时间每一刻都在流淌,离开了“变化”,人是无法生存的。深深地明白无常的道理,痛苦的境界不要沉溺,快乐的境界不要贪恋,因为这一切都是会过去的。

网友:顶礼法师!当自己放下对立心时,可往往对立面又会得寸进尺,这怎样才能平等呢,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当双方针锋相对时,如狭路相逢,连转弯的余地都没有;放下对立的心,才有更多更广的出路,海阔天空。

网友:请教法师,忘记和放下有什么区别?如何做到不忘记却能放下?

学诚法师:真的能忘记,就是放下了。常常我们只是用麻木来掩饰深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其实我们放不下的并非某人某事,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回忆其实是妄想,在幻觉中一遍遍加固内心的执着,然后骗自己说这是无法撬动的巨石。认清了烦恼妄想的本质,它顿时就轻如鸿毛了。

网友:师父,现在总有很多事情让自己觉得后悔,心里很难受,明明告诉自己要放下却总放不下,怎么办?

学诚法师:去想、去做其他有意义的事,不要沉溺在过去!

网友:不知怎样才可以让自己心静如水,如何才能学会放下?才能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学诚法师:放下与得到是一体的,得到因果的正见,便能放下内心的动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

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问: 师父,吃素和吃斋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为什么要吃素

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

蕅益大师:观四念处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净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八宗共祖 千部论主

龙树菩萨生于印度,是汉传佛教禅宗、净土宗、天台宗、...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

吃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1月5号是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

【佛教词典】无著行

【无著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七位。此位菩...

【佛教词典】宋徽宗

(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继其兄哲宗而立。博通...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圣严法师《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

8妙招化解怒火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

四十八大愿——(第10愿)不起贪计身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