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净界法师  2015/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这样的因素在佛法当中有二种因缘所决定:第一、外在的缘,第二、内在的因缘。

所谓外在因缘,就是我们说的外在的环境,譬如说你今天会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你会遇到什么人,会碰到什么事情,这种外在的人事,佛法的思想是认为,是由业力所创造的。所以外在的因缘产生的痛苦跟快乐,这个我们很难改变。

我讲实在话,外境我们改变不了,因为这牵涉到过去的业力。

古人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做不了主的,所以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改变外在的环境,其实浪费时间,因为没什么效果。所以外在的因素是改变不了的,外在的因素佛教告诉我们只有二个字就是认命。

二、内在因素,就是你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就是你内在的思想,或者说你内在的智慧。这是整个佛法修学的关键,离苦得乐的关键,因为这个地方是我们自己可以做主的。

根据佛陀的开示,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你有二种选择:

一、你选择向外攀缘心随境转,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对外境产生坚定的执着,我们讲心有所住,你的心住在外境身上。这种攀缘的结果会产生二种过失:一、产生痛苦,我们看一个喜欢攀缘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感情化的人,他的痛苦特别多,因为外境是变化的;

二、他的生命当中很容易产生罪业,这种人容易造罪。

假设我们经常习惯用攀缘心的人,我们就可以知道你这一生当中,第一个你痛苦很多,第二个你今生当中可能造了不少罪业。

我们这一念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开始训练自己回光返照,观照我们这一念清净的本性。回光返照的结果也会产生二种的情况:

一、这种人生命当中安乐的时间多,自在的时间多;

二、这个人在一生当中容易创造功德。

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去改变外在的环境,而是要改造我们的心念,改造我们的想法,这就是真实的离苦得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路上,请远离这六种人或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怎样去调伏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做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

略论观心工夫

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把附加...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佛教词典】躭嗜依受与出离依受

【躭嗜依受与出离依受】 p1039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三...

【佛教词典】大慧

【大慧】 p0238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又大慧者:谓卽如...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惟贤长老《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