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净界法师  2015/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说,他们也知道生死的痛苦,他们的生命当中也立定了一个要了生死的愿力,这个引导力都有,但是不知正法,求升反坠。

外道当然不可能接触佛陀的经论。外道的修学,在印度九十六种外道主要有两派:一个叫作苦行外道,一个叫作冥想外道。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苦行外道认为,我们造的业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佛法讲这句话是从因缘的角度来安立的,就是你因缘变化,业力可以改变。但是外道认为业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怎么办呢?你想办法让自己痛苦,痛苦越厉害,业消得越快,因为这个业是固定的。当然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个业是有自性的。

第二个,冥想外道。冥想外道他们看得更深刻,他们知道一个人会起烦恼造罪业,来自于妄想,“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佛法是从道法当中去转变妄想。但是外道没有这个传承,他们是用禅定把妄想给灭了,叫入了无想定。这时妄想暂时不活动,如石压草,如冰夹鱼。但是为什么求升反坠呢?因为他来生到天上以后,第三生来到人世间,他的烦恼会比一般人粗重,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是压抑的。

诸位!你如果没有依止佛陀的智慧来引导你的烦恼,老是用咒语跟佛号压它,压久以后到来生反弹时,你的烦恼比别人重,它会反弹。佛法是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把它观空,用善巧方便把它做一个转化,但是外道完全是用强大的力量把它压下去。所以烦恼不能压,因为它会反弹。

求升反坠就是说,当你的禅定失掉时,当你的福报享尽时,你的烦恼会比一般人重,你就很可能会造恶业,堕到三恶道去了,因为你处理烦恼的方式错误,这就是外道最大的盲点。所以,你不留心教典的后果,虽然勇猛精进决定变成天魔外道,因为你没有佛陀的善巧。这个是指外道的心中没有道法,虽然有发心,但是最后却是堕落。

反观佛弟子,蕅益大师举年纪最大的修行者就是胁尊者为例,他本来是在外道修学,八十岁才出家。以八十岁的高龄,他能够“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他白天研究教理,掌握修行的道次第;晚上修习止观,实际地去操作,所以解行并重,最后成就了。“济”就是大成就,成就了大阿罗汉。

胁尊者对佛教的最大贡献,除了他自己成就阿罗汉以外,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说明。胁尊者是在佛陀灭度后六百年出世。那时有一个外道叫马鸣菩萨,就是后来对大乘佛教有很大贡献的马鸣菩萨。马鸣菩萨非常聪明,立了一个宗旨,跟很多佛弟子辩,这些佛弟子没有一个人辩赢他。马鸣菩萨就说:“如果佛弟子当中不能把我的立论解破,从今以后佛门的弟子不准打楗槌。”这个就很严重了!一个僧团的作息,完全靠打板来运作,什么时候集合,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听经。这时胁尊者就出来跟他辩论,结果就把马鸣菩萨打败了,后来马鸣菩萨就皈依佛法。马鸣菩萨皈依佛法以后,对整个佛教产生很大的影响。你看看佛教史,可以说整个大乘佛教的兴盛,马鸣菩萨功不可没。

举胁尊者的例子,意思就是说,他虽然八十岁的高龄,尚且解行并重都能够成就,外道尽一生的修行结果变成魔道,所以说方法就很重要了。

我们的内心是很复杂,不是单纯的,为什么?因为虽然我们本性清净,但是因为长时间在三界流转,我们每一生生命的经验,都或多或少留下痕迹了。所以我们的心在无量的生死经验当中,留下了很复杂的妄想。如果没有佛陀教法的引导,你不可能厘出一个头绪的。

就像《楞严经》上说的,我们内心打了很多的结。外道解开结的方法,就是把这个绳子往两边拉扯,结果这个结越打越深。不修行还好,一修行在妄想中又增加了一个妄想,妄中加妄就是外道。凡夫只有一个妄,外道两个妄,多了一个邪见。佛弟子有佛陀的传承,他知道这个结要从结心中去解,不能从两边拉扯。你看苦行外道跟冥想外道,就是往两边拉扯,不知善巧,这个是这样。

你如果看《楞严经》,《楞严经》的道理是说,我们修行时,当你知道怕,知道修行时,你的心已经乱七八糟了,搞得很复杂。你如果说一天就念十五分钟的佛,什么事都没有,你不看教理好像也没事,因为风平浪静。但是如果你很用功,你的心发得很真切,心中产生一个强大的正念,而这个正念开始刺激到妄想时,那问题就很复杂了,《楞严经》说的“真妄交攻”,然后你就面临了五十阴魔的考验。

意思就是说,你这个水沟很臭,已经累生累世都没有处理了,你不打开它,什么事也没有,反正你就平常每天念十五分钟佛,念完佛以后离开佛堂,该打妄想继续打妄想,那你什么事都没有,妄想当中多了几个佛号如此而已,你的生命也没有彻底地改变。所以你也不觉得学了教理有什么用,对你真的没什么用。但是如果你真正用功时,你就要小心了!你的内心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状况,稍微不小心你就完了,“一念差池全体残”,比没有修行还糟糕。

诸位!你修行失败,从《楞严经》的角度,比没有修,比那些放逸的人还糟糕。为什么?因为你“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你没有修行,起码是一张白纸,以后还有机会。可是你产生错误的邪见,糟了!你对正法产生排斥,变天魔外道,成外道种性。而一个颠倒的放逸众生,他起码不会排斥正法。所以,你要么就不修行;你要修行,我希望你好好地研究这条道路怎么走,不要太高估自己。修行真的是要传承,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你不可能拿一把镰刀,自己在那边开路,不可能!这条路佛陀走过,祖师也走过,你遵循着走就好了。你拿一把镰刀自己在那边开路,你开出来的路开到老虎洞去了,谁都救不了你,真的!

一个人着魔谁都救不了,实在说,这就是外道的悲哀,他很想做出改变,但是他没有方法,结果弄得自己比没有修行更糟糕,“求升反坠”这句话是很悲哀的!所以,如果修行错误,后遗症更严重,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楞严经》的确是有这个意思。所以古人在解释《楞严经》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

这个正反两面的引证,引用外道的堕落跟佛弟子的成就,他们两个都很用功地去做一件事情,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呢?这就是因为有些人得到佛陀的引导,有些人是自己打妄想,这是产生成败的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

人不成熟的六个特征

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掉举的三种情况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

【推荐】能开素食餐厅,其功德不可估量

最近住院,发现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比如高血脂、高血...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

【佛教词典】嗣香

(术语)对于先师谢己得为法嗣之恩之瓣香也。...

【佛教词典】五重世界

(名数)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也。智度论第...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 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

全球正在拒肉千里

素食改变美国家庭 家住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温勃先生现...

释迦牟尼传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二...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

半个馒头,诠释了母亲的爱

曾经在国语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您的...

大安法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力

问: 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五欲的过患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

能否往生,看你心中杆秤倾向哪一端

妙成,湖州(今浙江吴兴县)菰城何氏人家的女儿。天生...

倚老卖老的人容易栽跟头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