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关头不迷惑

明一法师  2016/0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靠自己的定力,按照自己以往的成见或者叫价值观来选择自己将来使用的工具——身体。

因为旧的工具——色身坏灭的缘故,这个时候极度的痛苦,是我们“觉的能力”最脆弱的时候。往往我们因为没有定力,再加上错误的成见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贪到牛胎马腹里面去了,甚至还可能就贪到地狱里面去了。所以,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刻。亲友的帮助,诸佛菩萨的帮助,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正确的选择,这就是佛教里面“助念”法门的原理。

而对于有定力或者说是有修行的圣人来说,他们就可以自己做主。因为他们在这样的时刻,“觉的能力”仍然没有被迷惑。所以,可以自己做主选择到什么地方去,或者说是得到什么的色身,甚至他们可以回来继续使用这个我们凡夫认为已经坏灭的色身。

因为,色身的坏灭,事实上是我们无法忍受再继续使用这个色身而已。色身的老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我们的色身新陈代谢是有一定周期的。一般来说,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最长寿命不会超过八年,也就是说八年之内,我们身体就全部更新一次。

所谓的老化,就是新陈代谢的周期变长。这些老化的身体组织不能及时得到更新,我们就会感觉非常的难受与痛苦。老化到一定程度还不更新,我们就无法忍受这个痛苦,这就发生了所谓的色身坏灭的状况,绝大部分的人就无奈地选择放弃这个色身。

而对于有定力或者说是有修行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做到想放弃这个色身就放弃,选择一个新的色身来使用;想继续忍受这个痛苦和难受的色身也可以继续忍受使用这个色身,所以就有了非常长寿的修行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过程是很自由的,甚至祖师里面还有教我们舍弃色身的方法的。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就有介绍了如何舍身的办法:

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静,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能作,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根,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看完上文,大家可能会迷惑,因为我们的功夫不够,定力也不够。但是我们做不到,不是所有人都做不到,而是有很多人做到了。比如四祖他自己就做到了。当年他自己走进毗卢塔,把石头门一关,在里面舍身了。过了十几个月,塔门自己开了,他的徒弟见他的色身完好无损就请到庙里面的四祖殿供养。

对于我们没有定力的凡夫来说,就需要通过外界的力量——助念来帮助自己保持正念,希望将来选择到一个比较好的色身。甚至是对于色身还没有完全坏灭的人(比如植物人),我们也能够通过助念等法门来帮助他们保持正念,减少迷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

亡者有瑞相,能否判断已往生极乐

问: 我们这里有一座净土寺,成立了助念团,好多居士...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

大安法师:念佛没定力如何才能专注

问: 我念佛没有定力,心中不得清净,如何能专注念佛...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弥勒笑什么

大凡走进汉传佛教寺庙第一山门,都会看到迎面正中端坐...

【推荐】修无分别智要从哪里着手

问: 师父慈悲,听您上课时曾经说过,有一母亲他有两...

【佛教词典】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p1389 西域记九卷二十页云:没...

【佛教词典】五苦章句经

(经名)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

佛陀身边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由来

佛经中常出现佛的常随众大比丘僧千二百五人,这一千二...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

净土法门需要按次第修吗

问: 听一些法师说,修行必须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一切皆是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

圣严法师:禅的心灵环保

环保一词,已是非常流行的现代语,它的意思是:保护我...

生命的十个阶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

佛教的皈依仪轨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