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关头不迷惑

明一法师  2016/0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靠自己的定力,按照自己以往的成见或者叫价值观来选择自己将来使用的工具——身体。

因为旧的工具——色身坏灭的缘故,这个时候极度的痛苦,是我们“觉的能力”最脆弱的时候。往往我们因为没有定力,再加上错误的成见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贪到牛胎马腹里面去了,甚至还可能就贪到地狱里面去了。所以,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刻。亲友的帮助,诸佛菩萨的帮助,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正确的选择,这就是佛教里面“助念”法门的原理。

而对于有定力或者说是有修行的圣人来说,他们就可以自己做主。因为他们在这样的时刻,“觉的能力”仍然没有被迷惑。所以,可以自己做主选择到什么地方去,或者说是得到什么的色身,甚至他们可以回来继续使用这个我们凡夫认为已经坏灭的色身。

因为,色身的坏灭,事实上是我们无法忍受再继续使用这个色身而已。色身的老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我们的色身新陈代谢是有一定周期的。一般来说,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最长寿命不会超过八年,也就是说八年之内,我们身体就全部更新一次。

所谓的老化,就是新陈代谢的周期变长。这些老化的身体组织不能及时得到更新,我们就会感觉非常的难受与痛苦。老化到一定程度还不更新,我们就无法忍受这个痛苦,这就发生了所谓的色身坏灭的状况,绝大部分的人就无奈地选择放弃这个色身。

而对于有定力或者说是有修行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做到想放弃这个色身就放弃,选择一个新的色身来使用;想继续忍受这个痛苦和难受的色身也可以继续忍受使用这个色身,所以就有了非常长寿的修行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过程是很自由的,甚至祖师里面还有教我们舍弃色身的方法的。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就有介绍了如何舍身的办法:

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静,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能作,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根,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看完上文,大家可能会迷惑,因为我们的功夫不够,定力也不够。但是我们做不到,不是所有人都做不到,而是有很多人做到了。比如四祖他自己就做到了。当年他自己走进毗卢塔,把石头门一关,在里面舍身了。过了十几个月,塔门自己开了,他的徒弟见他的色身完好无损就请到庙里面的四祖殿供养。

对于我们没有定力的凡夫来说,就需要通过外界的力量——助念来帮助自己保持正念,希望将来选择到一个比较好的色身。甚至是对于色身还没有完全坏灭的人(比如植物人),我们也能够通过助念等法门来帮助他们保持正念,减少迷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

云居山的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如何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

星云大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盘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爱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

【原文】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

当今邪师的十九种典型表现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

【佛教词典】寄花五净

即以花寄于第四禅之五净天。盖第四禅以上无三灾之坏,...

【佛教词典】余乘

自宗之教称为宗乘,他宗之教称为余乘。乘,谓从此迷岸...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心灵哲学小故事

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最初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

瞎子点灯

从前有一个小巷子又黑又窄,路灯也没有一个,每到晚上...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