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专注做事少成见

2014/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专注做事少成见

在修行中我们的智慧是因为我们的成见给障碍了。要想开发我们的智慧就要想办法去掉我们的成见,比如通过让自己忙起来,没有时间关注到成见的问题,比如让自己专注起来,让自己的成见没有机会现形等等办法消除我们的成见,已达到开发我们的智慧的目的。

这样慢慢地日积月累,我们的成见就会一点一点小减少,我们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我们就容易修行上路。最后当我们明白了这些修行的道理之后或者叫开大悟之后,或者叫开智慧之后,我们就能彻底消除自己的成见。这就是佛教中修行的办法,也是我们在寺院里面常常能见到的修行法门。

比如在寺院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叫做,事事如意、处处顺心,这样我们做功夫才不会动念头。尤其是打七的时候,为了不让师父们起心动念,常住更是要万事小心筹办,为了就是让来参加禅七的人感觉事事如意,处处顺心,希望他们安心打七不要动念头。

很有意思的是,对于常常做功夫的人,他们的定力强。他们就不容易起心动念,同样的环境,他们不会动念头。因为有功夫的人成见,的现形机会少,因为他们忙着做功夫没有时间关注到成见的问题。所以他们就不容易起心动念,就会感觉事事顺心,处处如意,一切都正好。

而没有功夫或者说是功夫差的人,因为心比较散乱,成见现形的机会多,功夫做不起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别计较让成见发挥作用,所以对于同样的情景就会相反的结果。所以,即使是在同一个寺院,因为人员的功夫差别不同,对于同样的环境,会有千差万别的意见。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在寺院还是在社会上,很多人总是感觉自己不如意,看这个不惯;看这个不顺眼;看……他们总是感觉事事都不顺心,一天到晚烦恼不断,更别说动念头了。没有一件事情是让自己如意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看得惯的人;没有……

而定力比较强的人,往往是干什么都很顺利,感觉事事顺心,样样如意,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就是因为成见是否现形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因为他在做功夫或者是专注力比较强,没有时间和机会散乱感觉到差别。所以,就容易感觉事事如意,处处顺心。

而不做功夫或者说是没有功夫的人就相反,很难有一件是能让他们满意。这个差别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为什么常常做功夫的人,比较容易如意呢?这就是常常做功夫或者说是有功夫的人成见很少,他们的成见在做功夫的过程中被消耗逮尽了。

因为做功夫就是要消除我们的成见,要消除我们的二元分别之心。所以,常常做功夫或者说是功夫好的人,成见就少,对于同样的外界环境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感受。他们随着自己的功夫越深入,分别心就越少。对于,同样的环境不是不知道,而是不会在意了。

所以,在祖师的公案里面就有“向无寒暑处去”之说。这个公案是这样的,有人问洞山良价禅师说:“寒暑到来,如何回避?”洞上良价祖师说:“何不向无寒暑处去?”这个人接着说:“如何是无寒暑处。” 洞上良价祖师说:“寒时寒杀阇黎,热时热杀阇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星云大师《如何善待亲友》

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善待亲友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是非...

「一门专修」与「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否矛盾

问: 佛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现在都...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

如何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

【佛教词典】敕建净慈寺志

凡二十八卷(内含卷首二卷,卷末一卷)。清朝际祥撰。...

【佛教词典】莲华印

(印相)莲华形之印相也。演密钞九曰:莲华印,谓大指...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心中越善,离佛越近

山上有座庙,庙前有棵树。 院里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

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

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

人生要懂得自我化解

敌视父亲20多年的女儿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痛哭不止。有...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