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2025/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那么,佛教也重男轻女吗?女性适合修行吗?该怎样做?

佛陀原本不允许女性出家修行。因为古印度时期社会落后,治安不好,出家人经过旷野时,会被抢走衣裳等物品。如果僧团中有女性,危险系数更高,住宿也很不方便。另外,女性情感丰富,敏感,聚居修行容易出现两舌等是非。女性还特别贪恋男女情爱,放不下家庭,佛陀也担心她们出家后会反悔。

大爱道比丘尼是圣母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抚养佛陀长大。她率领五百女众到达佛陀讲法的精舍,表达心愿:“我闻女人精进可得沙门四道。愿得受佛法律。使得无上正真之道。我以居家有信有乐。晓知无常。如是乐欲出家为道。”

她们长跪不起令佛陀的堂弟阿难非常感动。阿难对佛陀说了很多姨母辛苦抚养佛陀的往事,又替她们求情:“大德!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受八重法,尽形寿不犯。”

但佛陀却更倾向于让女性在家修行,认为僧团里太多女人会影响修行:“譬如家中女多男少之时,盗贼夜盗易侵,如是,阿难!若女人得于此法、律,从家而出家,此梵行则不久住。”

但阿难还是一个劲地恳求,终于打动了佛陀。最终,在阿难的帮助下,大爱道比丘尼和跟随她的五百女众都出家了,成为女众出家的起源,佛还专为女性制定了“八敬法”。

由于佛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允许女性出家,佛经上又有“厌离女身”的描述,所以很多人便认为佛教也重男轻女。但实际上,佛法最强调“众生平等”,也是首先打破古印度种姓观念,追求人人平等的“先驱者”。佛教的教义上也从未出现过歧视女性的内容。而且,在佛教传播的两千多年里,女性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胜鬘夫人发菩提大愿

胜鬘夫人从小在母亲末利皇后的薰陶下,笃信佛法。后来,她嫁到很远的地方,无法聆听佛陀教诲。深具慧根的胜鬘夫人凭着对佛法的虔诚与欢喜心,不仅与佛陀感应道交,还得到佛陀授记成佛:“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

阿术达舌战声闻比丘

《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上说,阿术达是“阿阇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虽然年纪小,却“端正好洁,光色第一”,相貌非常端正庄严。她“与舍利弗,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借与大菩萨们辩论,来弘扬菩萨精神,广说经法。

《佛说法灭尽经》上说:“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性反而不如女性:“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因此,末法时代,没有女性的参与,佛法便很难继续普及和发展。

正因为女性身上更多两舌、情执等弱点,所以女性修行也面临很多挑战。

不能吃苦:相比于男性,女性体力差、身体弱、恒心差,比较“娇气”。一旦觉得修行苦,就容易放弃。

感情用事:喜欢相貌庄严、态度温柔或口才好的师父,反之则兴趣不大。太过情绪化。一旦与同修出现矛盾,师父忽略冤枉了自己,就生退心,“老娘不干了”。将学佛与家庭对立,懒于俗务。如果家人不认同自己学佛,便认为对方障道,心生嗔恨。

斤斤计较:有些女性“小心眼”,容易计较得失。比如听经闻法时计较座位是否靠前、能否跟师父互动;作义工时计较哪个工作比较爱干,哪个工作能在师父面前“露脸”,拈轻怕重。

贪恋外表:对外表、衣着过于看重,甚至在道场里也描眉画眼,浓妆艳抹,穿着性感。

总之,虽然女性有许多天生的生理心理弱点,但佛法是心地功夫,只要精进勇猛,性别就不是关键。“谁说女子不如男”,那些出类拔萃的女性修行人就是很好例证。女性不但能弥补劣势,也能反超男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二乘、女人、根缺之名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

佛教没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为何出家人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

昨夜说的黑月白月诵两重戒法,这是世尊金口所宣。 【注...

为什么要到寺院呢?有这三个原因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忆念弥陀慈父

在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济公传奇》,...

【佛教词典】粪扫衣十利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住婆沙云,着粪扫衣十种利:...

【佛教词典】奢摩他

【奢摩他】 为梵语 c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

把每一句经文消归到身心世界

我以前在读《楞严经》的时候,我大概也是,十卷读得很...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

湛山倓虚大师传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发财最快的8字咒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宝陀罗尼...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

有些行为不能让它辗转相续

那么你后面发心一正以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