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智敏上师  2016/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那拿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的表示智慧,这个宝剑是代表智慧的,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把这个智慧用宝剑来表示。

那么为什么手要举起来呢?就是要提高警惕,不断地正知正念,顾自己的念头,有一个妄念,烦恼一起来了,马上宝剑就砍下去。就像边防部队的枪、炮一样的,时时瞄准在那里的,一发现有敌人的,有紧急就马上要开的。我们修行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精进、不懈怠、不放逸,就是指这个。烦恼起来的时候,马上就断下去。

我也是经常碰到一些居士来问:“我本来在做事情什么的,心理很平静,感觉不到有什么烦恼,静坐了之后,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念头都会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无始以来,我们烦恼的种子很多,在平时,你心里的妄念很多,把它盖住了,显不出它的形象来。当你心静下来了,这些东西都钻出来了,就像一个显微镜一样的,你去近距离的观察它,它就出现了。这些怪东西,你自己看到也可怕。他还说:“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的,一坐下去,这些怪念头,微细的念头都出来了。”

这些时候正是用功的时候,你观察这个念头的好处,这些念头如果随它去增长,或者是发展到最后,行动的话,那将来的果报是地狱、饿鬼、畜生,很可怕。正是用功的时候了,他不出来你还找它不到,他出来了正好把他抓住,消灭他。你就要有消灭他的办法,通常,刚开始修行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了解一个空谈何容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问: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将受伤、瞋恨的心转为感恩心...

现代居士学佛多年,为何没得到佛法的利益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处事的四种智慧

事无难易,关键是人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思考方式决定你快乐或烦恼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生气?其实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

法性本来空寂,但是因果丝毫不爽

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佛教词典】无比法

(术语)阿毗昙,一译无比法,无比类之无上法也。...

【佛教词典】十七地

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清明三问

对于清明节,不论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会遇到一...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这里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