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2016/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也是因缘,用愤怒去面对,只是伤人、伤己、伤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愤怒不是我们的武器,而是我们的敌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方向,内心就会非常脆弱、虚弱,总要去追求外在的肯定来满足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外境上,一旦外境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容易失望、愤怒或痛苦。

当我们抱怨、愤怒或失望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全部都是在看别人的不是。佛法说“向外求”就是我们痛苦的原因,要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我做了什么?我做得够不够?我对别人付出了多少?

在果相上求绝对的公平,无有是处,因为每个人种的因不同。我们要把生命当成一个流动的过程来看待,不能仅停留在现在这一刻。要明白此刻是在过去无数时光的基础上产生的,顺境不要得意忘形,逆境不要愤怒悲伤;要看到当下一刻对于未来的价值,造善业、种善因,让人生步步增上。

凡夫行事,都是为了“我”,所以才会发生亲友间为了利益而反目成仇的事。别人的“出卖”与自己的“愤怒”,根源都是“为了我”,其实每个人都是烦恼的受害者,同样可怜。修行人以业果来要求自己,用慈悲来宽恕他人,在人情冷暖中完成生命的修炼。日久,这样做的意义自然显现。

嗔习重,人愤怒时容易失去理智,不仅无法帮助“过错方”改善状况,反而令自他一起造更重的恶业。要改变内心,改变习性,需要长时间努力修行,让自己的慈悲、智慧、心胸都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拼尽所有的力气,从来都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爱自己,为了心中的一个幻想。我们的痛苦、愤怒是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们的牵挂是因为自己的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都是人心的执念在作怪。外在的“他”,只是一个满足自我的道具。

憋成内伤,恰恰因为没有“忍辱”。忍辱,不是忍受外在的侮辱,而是超越内心的烦恼,只有自己的心才能对自己造成内伤。反过来,即使外相上疾言厉色、金刚怒目,如果内心没有愤怒,而是希望帮助对方改过,那也叫忍辱。我们真正要战胜的是内心的烦恼,而不是外在的敌人。

佛教徒的忍让不是无原则无目的的被动承受,而是懂得自己行为的意义,不成为烦恼的奴隶。

他人之恶,过在他人,与我无关。如丑人照镜,镜中的丑容是自己的,与镜子无关。如果我们因为他人之过而生起嗔恨,则如同接过了他人之恶成为自己之恶。

外在是荆棘,但我们可以在内心种莲花,不要把外面的刺搬到自己心中。

佛法中,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而不是人;降伏恶要靠慈悲与智慧,而不是嗔恨与暴力(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内心中同样是恶);改善的办法是在烦恼与业上入手,改变其因,而不是仅仅在果上着力。具体事情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会不同,也可用霹雳手段,但心中不能有怨与恨。

“霹雳手段”只是方法,核心是要有“菩萨心肠”,若无此内涵,就成了冤冤相报、以暴制暴。众生重果,菩萨重因,面对假丑恶,众生在果相上愤怒,欲摧灭之,菩萨的方法却是在因上净化。一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也好,如果不从根本上拔除恶根、改良土壤,恶果是难以尽除的。这个根本,就是人心 。

一切痛苦的原因是爱自己,当我们认识到自我这个真正的“敌人”时,就走上了远离痛苦的道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面对人生毁誉得失而不动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

圣严法师:空性与孤独

心与物质真实存在吗?如果仔细去分析它们,我们就会发...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

不要为了小事而破坏虔诚的心境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净土宗四种念佛方法(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唯持...

动物对地球和人类的独特贡献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动物,装点出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佛教词典】色自性

【色自性】 p0567   瑜伽五十三卷十五页云:问:何等...

【佛教词典】摄净土愿

摄取净土之愿。为三愿之一。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

看看这些名人是如何惜福的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五欲的事儿少回向,应多回向得智慧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平心则能荐亡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东平庙。郡之窘人死,致梦其...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以敬信心造观音像感应三则

修补观世音菩萨佛像手臂,观世音菩萨亦医其手臂 湖州有...

【推荐】为何有些人的阴气很重

当我去台北临济寺受在家菩萨戒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