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2016/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也是因缘,用愤怒去面对,只是伤人、伤己、伤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愤怒不是我们的武器,而是我们的敌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方向,内心就会非常脆弱、虚弱,总要去追求外在的肯定来满足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外境上,一旦外境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容易失望、愤怒或痛苦。

当我们抱怨、愤怒或失望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全部都是在看别人的不是。佛法说“向外求”就是我们痛苦的原因,要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我做了什么?我做得够不够?我对别人付出了多少?

在果相上求绝对的公平,无有是处,因为每个人种的因不同。我们要把生命当成一个流动的过程来看待,不能仅停留在现在这一刻。要明白此刻是在过去无数时光的基础上产生的,顺境不要得意忘形,逆境不要愤怒悲伤;要看到当下一刻对于未来的价值,造善业、种善因,让人生步步增上。

凡夫行事,都是为了“我”,所以才会发生亲友间为了利益而反目成仇的事。别人的“出卖”与自己的“愤怒”,根源都是“为了我”,其实每个人都是烦恼的受害者,同样可怜。修行人以业果来要求自己,用慈悲来宽恕他人,在人情冷暖中完成生命的修炼。日久,这样做的意义自然显现。

嗔习重,人愤怒时容易失去理智,不仅无法帮助“过错方”改善状况,反而令自他一起造更重的恶业。要改变内心,改变习性,需要长时间努力修行,让自己的慈悲、智慧、心胸都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拼尽所有的力气,从来都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爱自己,为了心中的一个幻想。我们的痛苦、愤怒是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们的牵挂是因为自己的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都是人心的执念在作怪。外在的“他”,只是一个满足自我的道具。

憋成内伤,恰恰因为没有“忍辱”。忍辱,不是忍受外在的侮辱,而是超越内心的烦恼,只有自己的心才能对自己造成内伤。反过来,即使外相上疾言厉色、金刚怒目,如果内心没有愤怒,而是希望帮助对方改过,那也叫忍辱。我们真正要战胜的是内心的烦恼,而不是外在的敌人。

佛教徒的忍让不是无原则无目的的被动承受,而是懂得自己行为的意义,不成为烦恼的奴隶。

他人之恶,过在他人,与我无关。如丑人照镜,镜中的丑容是自己的,与镜子无关。如果我们因为他人之过而生起嗔恨,则如同接过了他人之恶成为自己之恶。

外在是荆棘,但我们可以在内心种莲花,不要把外面的刺搬到自己心中。

佛法中,终极的敌人是人心中的恶,而不是人;降伏恶要靠慈悲与智慧,而不是嗔恨与暴力(当我们愤怒的时候,内心中同样是恶);改善的办法是在烦恼与业上入手,改变其因,而不是仅仅在果上着力。具体事情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会不同,也可用霹雳手段,但心中不能有怨与恨。

“霹雳手段”只是方法,核心是要有“菩萨心肠”,若无此内涵,就成了冤冤相报、以暴制暴。众生重果,菩萨重因,面对假丑恶,众生在果相上愤怒,欲摧灭之,菩萨的方法却是在因上净化。一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也好,如果不从根本上拔除恶根、改良土壤,恶果是难以尽除的。这个根本,就是人心 。

一切痛苦的原因是爱自己,当我们认识到自我这个真正的“敌人”时,就走上了远离痛苦的道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警惕都市人群八大心理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心里的承受...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佛心与众生心都是一个心体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心态重于环境

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出离三界必须要做两件事情

如果我们有志于了生死求生净土是一个出离三界的,你对...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吃喝关,是循序渐进的:从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体越...

【佛教词典】二种法嗢柁南增上行欲

【二种法嗢柁南增上行欲】 p0045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

【佛教词典】僧炫

(547~642)唐代净土宗僧。或称僧衍。并州人。博通诸...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

安了一个「我」,修行统统卡住了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

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开始裁员。 马克艾可里无法忘...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

拜佛行为不是偶像崇拜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

念佛人同时获得这三大利益

信愿念佛,一则可消灭过去造的罪业,二可息除眼前的烦...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佛教图片】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

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高清大图...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