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三界火宅中化热恼得清凉

宽运法师  2016/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三界火宅中化热恼得清凉

由于受到吹袭台湾超强热带气旋的影响,这两天香港气温上升至入夏以来最高点,14区空气污浊爆表,昨天35度,今天37度(7月9日);盛夏毒暑,热恼难耐,感觉就好像进入了一间着火的房子——「火宅」里一样;试问谁人不想快快地逃离?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佛经中的一首偈:「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意思就是说,我们所处的、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像住在被烈火吞噬的火它中,充满各种难以忍受的苦楚,情状十分恐怖,令人畏惧。其中常有生、老、病、死等种种忧患,像烧得炽热、旺盛的火焰一般,没有片刻止息的时候。实在非常恐怖可怕。但是由于众生没有智慧,所以毫无警觉,每天生活在其中,醉生梦死,以苦为乐。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何谓「三界」?「三界」,是迷妄的有情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体验、感受和认识所分的三个阶级或范畴,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五欲或俗语所谓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则是只有自我执着,而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着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止息,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意识,维系着对于「我」的执着。

以佛法来说,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是都属于「迷界」,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为圣者所厌弃。若以一般人的认知,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若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已经是安乐的境界了,为什么还说是火宅?因为住在「定」中的人,人间的种种烦恼、社会的困扰,自然的灾害等等,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到了解脱。但事实上,如果「我」执仍在,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仍然还会受到人间种种恶劣环境的干扰,仍然有着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就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中,不知自己很快即将有丧失宝贵生命的危险。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中所说的「火宅喻」里面说到:

从前有一个大长者,财富无量,一日,他的宅舍起了大火,长者忙着救火,但儿子们却在火宅内玩耍嬉戏,既不知也不觉;长者为救诸子出离火宅,于是便用种种的方便,在火宅外大声疾呼,叫唤孩子们速离险地。可是他们依旧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毫无警觉之心。为了劝诱这些无知的孩子们,出离火宅,就告诉他们说屋外有他们最欢喜坐的车子,有羊车、鹿车及牛车;等他们奔离火宅之后,长者会各赐一辆大白牛车。贪玩的孩子听说有更新鲜、有趣的玩意,这才冲出火宅,免于被大火吞没。

此譬喻中,「火」,比喻五浊、八苦等;「宅」,比喻三界;指出三界的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而不自知,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羊车、鹿车、牛车,是藉以譬喻声闻乘、缘觉乘、佛乘这三乘解脱之法。儿子比喻众生,长者比喻佛。

出离五浊 勤求解脱

因此,三界即是「五浊恶世」;「五浊」又称「五滓」。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的说法,五浊即指:

(一)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因此,世界即是成住、坏、空,里面并不究竟,人在其中也不究竟。

(二)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三)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心不能安定。

(四)众生浊,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有非常多的烦恼、欲望,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如是带来诸多的烦恼。

(五)命浊,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人的寿命减短,烦恼增多,所以世界称为「五浊恶世」;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所以说,「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为三界迷苦的领域有如大海的无边无际,因此三界又称苦界、苦海。一般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出离三界,勤求解脱涅盘之乐。是故同经〈化城喻品〉中又说:「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意思是劝导三界的有情众生,切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早日出离。

文殊菩萨的故事——本来清凉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与清凉?

唐朝有一位相国裴休,字公美,是河东人氏。他的学问极为渊博,通诸子百家之学,曾参学于黄檗禅师,复饱经圭峰禅师的教化,退隐以后,遂专志禅学,默契无生之理。

据传,裴相国于孩提时,曾遇到一位奇异的僧人,对他说道:

「到清凉寺来,我会送你三颗舍利子,并有一封简书要留给你。」

那封信是用天竺文字写的,没有人懂得其中的意思,裴休就把它随手放在竹筐子里面。

后来他长大成人了并做了官,参学于黄檗、圭峰两位禅门大德,乃志心于佛道,对于世上的功名利碌看得很淡,而且时时想要脱离尘缘俗网。有一天,他在整理旧信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当年这封旧书简,于是就呈递给了圭峰禅师。

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翻译为汉文,成一首偈。

偈曰:「大士涉俗,小士真居,欲求佛道,岂离红尘?」

裴休看了偈文,心中暗喜,原来志求佛道并不一定要绝弃尘累啊!于是他打消了抛弃功名的念头,向道之心反而较从前更为热切。

他曾为圆觉经作序,提及:「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

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从文字中,可知他的卓越见解与睿智。

广德年间,河东节度使李诜奉旨进谒五台山请观国师入京,

李诜回到京城以后,裴休问他:「节度使!您奉了圣旨作清凉山之游,此行快乐吗?」

「到处都是风沙,有什么快乐可言的呢?我实在是受到禅家的虚诞不实拖累了啊!我听说清凉山是圣者文殊大士驻锡之处,风火不侵,到了那儿,热恼痛苦都会消除的。可是我五月间到达清凉山以后,猛烈的风沙飞扬着,暑热扑身,使得我从仆的儿子患热症死了,而山里面的僧人们,又常常殴打诤讼,像这样的过咎,真是数也数不清!哪里像传言中所说的那么清凉无恼呢?」李诜答道。

裴休马上对他说:「错了!您这番话错了!您怀着热恼的心,想入清凉之境,就好比披上了麻袋想要越过火堆一样,怎会不燃火上身呢?须知所谓清凉的境界,不在外有,不离当下所处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外在之物所能遮挡得住的,非冷非热,无形无碍,风吹不入,雨淋不湿,不是用眼可见、用耳可听闻的。所以说,真正的清凉,劫火不能烧,毘岚之风也不能坏,无热复无灾,就是清凉的境界。这实在不是分别思量所能契入的啊!而您持着『有』的心来到了清凉山,

就好像蚊子去叮铁牛,苍蝇投入火堆,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听了裴休用心良苦的一番说话以后,李诜问道:

「那么我还能在清凉山见到文殊菩萨吗?」

「文殊就是大智,智慧广大,能从生死烦恼此岸到达清凉涅盘彼岸,证得离心念的妙智,也只有离开一切妄念的智慧,才可契入文殊大士的境界。所谓大智光明,即是清凉不变,清凉不变,也是大智光明,并不是有两样不同的东西。您想文殊进入您的心:当离心意识,绝修证之路,不要以眼入,乃至不要以意入,要以无生入(有生即有灭、生灭是分别),无相入,无我入,无人入,无一人,无多人,无间入,无人入。这样子契入,即使银山铁壁,都可穿透无碍,到了妄心去尽,求个人的人,也了不可得(已无个人的我执),到了这个地步,才知清凉本具,不是今天才契入的啊!」

李诜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地说道:「现在听了您这一番话,我心里面顿时觉得清凉无比了哩。」于是辞谢而退。

结语

由此可见,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境随心转,环境就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心随境转,则人心浮动,环境便会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自然太平,那么处处都能见到世外桃源。

因此,佛法教我们要「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瞋、无痴无恼、无怨无忧的清凉自在、纯净喜悦的心。「拥有清净心的人,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受,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以清净心看世界,有大因缘时,就做点大事;有小因缘时,就做点小事;没有因缘时,就做自己的事。生活中其实没啥事,一辈子也就这回事。如此,定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

「以欢喜心过生活」,「欢喜心」就是懂得转苦为乐;人生的境遇不可预料,心智却可以转化外在的环境;心有正念,自然一切欢喜;欢喜心是积极融入外境,保持对世界充满希望的活泼心情,时时能发射和接受幸福的信号。因此,有了「清净心」和「欢喜心」,自然能够化除世间种种热恼,平安自在,从而获得清闲、清净与清凉!

(转载自宽运法师博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把人引往恶趣的娱乐外道

现在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组织者、引领者,实际是带领大...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

【佛教词典】教理行果

教是佛陀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说的道理,行是顺著道理去...

【佛教词典】声明

(术语)梵语摄拖苾驮?abdavidyā,五明之一。瑜伽论十...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百喻经·认人为兄喻

经文: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附佛外道与神通

我们一般最难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里,...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