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宽运法师  2017/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里,在财、色、名、食、睡方面就是不捨。特别是世间的人对于财、色之贪爱,实在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思维去思维。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经》的二十二章里,他说“财色招苦”。

我记得有个公案,释迦佛和阿难一起在走路。在行脚托钵,突然阿难看到地下有一堆珠宝在这里,阿难就想把它取下来带走。释迦佛说不要取,这是毒蛇。这个阿难想,明明是珠宝怎么会是毒蛇呢?当然他还是听了佛的话,两个人就一起走了。

他身后的人看到这个珠宝了,非常高兴,把它拿起来了。拿起来以后,拿回家去就开始了把它起大宅去花销。但是这个消息很快被别人知道了,他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因为以前的时候,地上物都为王所有。到他家里去抄家,他说你是不是偷来的,他说我不是偷来的,是我捡来的。捡来的也不行,一定是偷来的。怎么那么容易捡到呢?经过严刑拷打,一命呜呼。

你看佛陀说,你看是不是,是不是毒蛇。如果不是捡到这个财富,他自己的命还在。这个命都没有了,你说是不是毒蛇。所以我们每个人,要谨之、慎之,要恰到好处,够用就好。人家说了,世间的财转化成什么呢?资粮的财,这资粮的财可以久存。这个世间的财都是五家所有,大家知道了,财是官府所有、不肖子孙所有。盗贼所有、水灾、火灾所有。

这个色,“少戒之于色”,孔子已经说得很清楚。戒之于色,佛教讲禁欲,儒家也讲“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佛教是完全禁止,一个出家的沙门,这第一戒他不是杀生。这第一戒是禁欲,你不应该有淫欲之心。你有了淫欲之心以后,那你人的烦恼就跟着来了。你说如果极乐世界那里也有夫妻,那就分出我家、你家。我多你少,所以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就是我们对财色,所有人都是不舍得。在苦苦的追逐,很多都是贪新忘旧的,贪财失意的。

社会上很多的纷争都是财色于人,人之不舍,世俗的世人都不舍。但是佛说了,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他有没有好处,有但苦多乐少。你看刀刃上的蜜,没有一餐那么多。不足一餐之美,但是小孩子不懂。这个刀刃它是利害的,他对人是让你见血的,他说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所以我们芸芸的众生,你跟财、色要舍离,要保持个距离。

当然我们一般佛教说了,世俗的人需要财,需要正当的这种男女关系。但是佛教说,我们一定要尽量的克制自己,只有克制自己离他远。所以道当知足、道当少欲、道当闲静。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那你不知足的人,虽在天上他也不称意,因为我们人的烦恼就是,需要和想要拿不到平衡。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你想要那你自己就会。

像我们很多人,一个人终身劳役,不知道抽离。人家说了,人出生我出生,人读书我读书,人工作我工作,人结婚我结婚,人死亡我死亡。我们很多人都在这里头不舍离欲,在欲念里头挣扎。所以佛教告诉你,这些东西是有好,他也有坏,我们不足一餐之美,便有割舌之患,让我谨之、戒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中年失子之痛--感爱别离之苦

2012年6月17日下午4点多,在河南信阳读书的小儿子的同...

彭鑫博士:女性过度淫欲对身体的伤害

在中医看来,女性手淫和过度的性生活会导致阴精的丧失...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

人生当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生活的环境 中国人说怎样做事会顺利,一命、二运、三风...

为什么癌症很少光顾素食者

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佛教词典】现行法

(术语)从阿赖耶识种子显现行动之一切法也。...

【佛教词典】四大声闻

(一)指受佛敕,不入涅槃,永住世间护持教法,饶益有情...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空手把锄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真正贫富的标准

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在世时的故事: 一次法会,很多人来听...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