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宽运法师  2017/07/09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财色招苦,拥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们经常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人生里,在财、色、名、食、睡方面就是不捨。特别是世间的人对于财、色之贪爱,实在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思维去思维。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经》的二十二章里,他说“财色招苦”。

我记得有个公案,释迦佛和阿难一起在走路。在行脚托钵,突然阿难看到地下有一堆珠宝在这里,阿难就想把它取下来带走。释迦佛说不要取,这是毒蛇。这个阿难想,明明是珠宝怎么会是毒蛇呢?当然他还是听了佛的话,两个人就一起走了。

他身后的人看到这个珠宝了,非常高兴,把它拿起来了。拿起来以后,拿回家去就开始了把它起大宅去花销。但是这个消息很快被别人知道了,他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因为以前的时候,地上物都为王所有。到他家里去抄家,他说你是不是偷来的,他说我不是偷来的,是我捡来的。捡来的也不行,一定是偷来的。怎么那么容易捡到呢?经过严刑拷打,一命呜呼。

你看佛陀说,你看是不是,是不是毒蛇。如果不是捡到这个财富,他自己的命还在。这个命都没有了,你说是不是毒蛇。所以我们每个人,要谨之、慎之,要恰到好处,够用就好。人家说了,世间的财转化成什么呢?资粮的财,这资粮的财可以久存。这个世间的财都是五家所有,大家知道了,财是官府所有、不肖子孙所有。盗贼所有、水灾、火灾所有。

这个色,“少戒之于色”,孔子已经说得很清楚。戒之于色,佛教讲禁欲,儒家也讲“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佛教是完全禁止,一个出家的沙门,这第一戒他不是杀生。这第一戒是禁欲,你不应该有淫欲之心。你有了淫欲之心以后,那你人的烦恼就跟着来了。你说如果极乐世界那里也有夫妻,那就分出我家、你家。我多你少,所以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就是我们对财色,所有人都是不舍得。在苦苦的追逐,很多都是贪新忘旧的,贪财失意的。

社会上很多的纷争都是财色于人,人之不舍,世俗的世人都不舍。但是佛说了,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他有没有好处,有但苦多乐少。你看刀刃上的蜜,没有一餐那么多。不足一餐之美,但是小孩子不懂。这个刀刃它是利害的,他对人是让你见血的,他说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所以我们芸芸的众生,你跟财、色要舍离,要保持个距离。

当然我们一般佛教说了,世俗的人需要财,需要正当的这种男女关系。但是佛教说,我们一定要尽量的克制自己,只有克制自己离他远。所以道当知足、道当少欲、道当闲静。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那你不知足的人,虽在天上他也不称意,因为我们人的烦恼就是,需要和想要拿不到平衡。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你想要那你自己就会。

像我们很多人,一个人终身劳役,不知道抽离。人家说了,人出生我出生,人读书我读书,人工作我工作,人结婚我结婚,人死亡我死亡。我们很多人都在这里头不舍离欲,在欲念里头挣扎。所以佛教告诉你,这些东西是有好,他也有坏,我们不足一餐之美,便有割舌之患,让我谨之、戒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在这条漫长、艰辛的修学路上,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

【佛学漫画】既然明白世间是苦,为何不把苦卖掉

如此的贫妇,对净土法门一无所知,只是念佛数年就能预知...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虚云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堕江的经历

安徽马鞍山小九华寺,离寺不远处乃采石矶,当时虚云老...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

一本佛经改变了我的整个想法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卡;...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何谓「成、住、坏、空」

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

何为三禅?它有哪五种功德?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佛教词典】四秘密

梵语 catvāro-abhisajdhayāh。如来说法之四种善巧秘...

【佛教词典】舌根

(术语)六根之一。舌为知味发言之根本,故云舌根。义...

【视频】妙境法师《崔婆的往生故事》

妙境法师《崔婆的往生故事》

【视频】《佛说胞胎经》聆志居士念诵

《佛说胞胎经》聆志居士念诵

【视频】崇慈法师《法是什么意思》

崇慈法师《法是什么意思》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祗园寺上客堂...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 问: 什么是佛教? 答:...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

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吗

问: 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

润肺止咳的12种食物

(1)梨 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

少年学佛之本

注重躬行,检点身心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

【推荐】菩萨不怕老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