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当前之所受

2017/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当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生、老、病、死,就表明了人生的旅途是痛苦的。现在若将我们关在一间小屋子足不出户一天,试问我们之中那一位受得了呢?而我们母胎中,暗无天日、动弹不得,受十个月之苦,好不容易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世间,所以婴儿出世必定哇哇大哭,没有一个是哈哈大笑而来,好像预知来到世间会与苦结了不解之缘。人不能完全凭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人生在世、百岁光阴,宛如南柯一梦,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春不驻,岁月催人,老态龙钟,道尽人生的老苦。而人自“生”到“老”所受痛苦,真是无法言尽,即以“病苦”来讲,在座各位,那一个敢高声疾呼:“我从没有遭受‘病苦’。”

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七十岁,人往往不再策划未来,而只是沉溺于回忆过往的日子,到头来仍免不了在哭声中离去。我们凡夫俗子,在六道中轮回,头出头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死是什么滋味呢?佛经上说:“临命终时,地水火风,四大分离。地大分离时,体重如山,变为全身硬化抽搐,水大分离,通身发汗;火大分离,则面发热;风大分离则断气分离。

”除了肉体上的生、老、病、死外,我们的精神上亦不得安宁,更有那“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的苦。我们正值盛年,也许体会不出那份味道来,而近日内我们就要随着讲座的结束而不得不告别我们所敬爱的师长、学长们,那久久盘旋于心中的依依不舍心情,这就是离别之痛。除了我们所敬爱的人不能常常和我们在一起外,相反地,我们却常有“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痛苦经验,“怨憎会”苦啊!我们再环顾周遭,芸芸众生,朝朝暮暮,汲汲营营,名、利、权、势是那么有力的吸引着人,而人们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即使随时满足亦是随时消失,新的欲望仍然驱使着人。贫贱生活固然难过,富贵生活也不见得幸福,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此外我们时时刻刻还有个“五阴炽盛”苦,一切有情的生命都是五蕴和合而成,色蕴是属于物质方面;受、想、行、识是属于精神方面,人的生命,在某一期间内精神与物质因缘和合,这个偶然的结合体,俗人称之为“我”,但是,聪明的您,请告诉我,“我”在那里啊?若从物质要素中求我,到底眼是“我”啊?还是耳是“我”啊?鼻是“我”?舌是“我”?抑是身是“我”呢?如果说这些都是“我”,岂不是成了无数无量的“我”吗?如果说分开不是“我”,合起来才是“我”,但分开既不可能是“我”,合起来怎么会是“我”呢?何况我们体内的物质新陈代谢,刻刻不同,到底今日的“我”是“我”?还是明日的“我”,昨日的“我”才算是我呢?

再从精神要素来找“我”,到底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识是“我”?分开是“我”?还是合起来才算是“我”呢?这个答案仍然是个未知数,所以“我”是不存在的,“我”是没有本性的。而西方哲学家笛卡尔却说:“我思故我在。”,人的心理活动刻刻变迁,“思想”这东西是变化多端的。所以“我”是不存在的,“‘我’思故‘我’在”不成立,“‘我’在故‘我’思”亦不正确。而可怜复可悲的人群,却以为自己的身躯就是我,所以说五阴炽盛是苦的根源。以上就是所谓的苦苦。

人生的苦果,除了苦苦外,尚有坏苦,就是“万法无常”。人生有聚有散,有生必有死,青春必将衰残,富贵必将幻灭,这一切的一切,如梦幻泡影,人生无常,古今同慨。人生固然无常,而生理的无常,生命的无常,更是常见。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滚滚东流,一去不回头,这是自然的无常啊!而白云苍狗,沧海桑田这是历史变迁的无常啊!整个宇宙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变,这都说明了无常是不变的真理,以上就是所谓的坏苦。

苦苦、坏苦以外佛家更说了行苦,行苦就是起心动念,刹那生灭,每一转念,就是一回生死。总而言之,宇宙是成、住、坏、空地在运行,人生是生、老、病、死地在转变,而心念则生、住、异、灭地在迁变。

三界火宅,众苦煎迫。欲界要受苦苦、坏苦、行苦。色界受的是坏苦、行苦,到了无色界天仍免不了要受行苦。

天气这么热,人家所感受的是苦,而我在此高谈阔论仍然是离不了苦,岂不是苦上加苦吗?人天生就有“安身立命,向上超越”的精神,所以,苦的觉悟。便是佛陀人生观的起点。

固然,人生的事实是无常、无我,是四大苦空。我们是不是因此就消极、厌世、悲观地束手待毙呢?不!决不!释迦牟尼佛悟出了人生的真理,要我们从苦观为出发点以解脱为最后目的。要破除我执、法执,在四大苦空的人生中,要勇猛精进、不可懈怠。

勇猛精进就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所以佛在八大人觉经中的第四觉知说:“懈怠坠落,常行精进。”,在第八觉知中说道:“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我们更进一步地谈谈人生的归宿问题,佛是位大医王,他指出了众生的八万四千毛病,也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法门无高下,只要我们能早日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就好。而在佛法行门中有一特别捷径,那就是末法时期最为方便的净土宗,只要我们肯持名念佛,必能带业往生,当生成就。远离娑婆世界,而到达“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但是,别忘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仍在茫茫苦海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因此,一旦我们证得佛果,必须倒驾慈航,五浊恶世誓先入,还度如是恒沙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

爱别离怨憎会,实在苦不堪言

什么叫爱别离?相爱的人,结果分手了,这个时候也很痛...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

星云大师:我要创造人生三百岁

有一则人生三十岁的故事,但贫僧并不相信这样的传说,...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内心

没有几个人觉得工作快乐,更现实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

精进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载体

我们已经知道了拜佛菩萨与拜神的区别。佛菩萨没有分别...

【佛教词典】张宿

梵名 Pūva-phalgunī。即二十八星宿之一。又作前颇求...

【佛教词典】六十卷

(杂语)法华玄义十卷,释法华之大意,文句十卷,正释...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

鱼篮观音的故事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问: 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 自净其...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

「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师父,佛经中提到的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