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本性法师  2011/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必阳衰,阳衰必阴盛,阳盛必阴衰,阴衰必阳盛。

在《塞翁失马》中,不是有祸福相倚的故事吗?故事说:边塞居民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的老人。一次,他的马跑失到胡人的住地。人们为此宽慰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一群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为此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则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爱好骑马的儿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这时,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后来,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迫拿起武器去作战,非死即伤。其子因为腿瘸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在佛教看来,也是同理。因此,对福祸,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

我们不应为我们的一时之顺而得意。我们也不应为我们的一时之逆而失意。失意与得意,相互的转化,往往只在一夕之间,甚至,只在一瞬之间。

佛教认为,世界是因缘的、联系的、互动的,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非我们自己可以预测与左右。现实中的我们,自己无法把握自己,除非,你寻找并把握到了世界的运行规律。世界是规律的,规律,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规律不会让你永远倒霉,也不会致你永远幸运,除非,你超越了人的概念。

佛教有个故事,很有趣,论证了祸福相倚的道理:

国王与宰相一同打猎,国王一手指被花豹咬去半截,宰相安慰国王说,少一块肉总比少一条命来的好,这也许是好事呢。国王听了,很生气,以为宰相说风凉话,便把他关进大狱。一日,国王微服私访到一部落,被一群野蛮人捆绑走了。部落祭司要以国王作祭祀满月女神的祭品,准备把他煮了,因为国王的丰润令祭司满意。当祭司再认真检查国王的全身时,发现国王手指缺半截,身体不全是作祭品的大忌,祭司很可惜地叫人把国王放掉。回到皇宫的国王想起宰相的话,对宰相的气也就消了一些,就把宰相放了,同时,不忘报复式地回敬宰相一句说:我少了一截指头,确是好事,但你白坐了这么久的牢,又算什么好事呢?宰相回答说:是啊,我的坐牢确是好事啊,否则,我必随你微服私访,一定也被抓,当你不能成为祭品时,祭品一定就是我了。国王一听,无话可说,暗暗敬佩宰相,对他更重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昌臻法师《心地与命运》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个青年背著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

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佛教词典】重担

(术语)众生以烦恼为重担,菩萨以众生为重担。无量寿...

【佛教词典】萨罗计

(饮食)Sarki,最胜王经三十二香味之一。译曰叱脂。...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

何谓「成、住、坏、空」

问: 请开示成、住、坏、空的定义? 中台禅寺答: 成...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善良改变了一切

印度北部有个村庄,叫格依玛村。这里土地贫瘠,人们生...

星云大师:健康与长寿

所谓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虽然没有头痛,肠...

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应一门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

目连尊者度化五百饿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

经商与学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