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夫人学道莫贪求

2016/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夫人学道莫贪求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赏析]

贪是学道的根本障碍,而无心是学道的秘诀。何谓无心?离妄念之真心,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著、不滞碍之自由境界。先德云:一念妄心仅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则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故经云:有心皆苦,无心即乐。“无心始体无心道”,《传心法要》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真正体得无心的人称之谓“无心道人”。“体得无心道亦休”,无凡心与佛心,是为无心之形。无凡心,故一切凡夫在此中。无佛心,故一切诸佛在此中,一时供养一切之凡圣。遮表俱时,体用不二,是为法门之大体。无心道人无凡圣之心,无心故为凡圣之物体,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过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学画画,他的画本来就不怎么好...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

调和五事助参禅

参禅,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修慈心禅的方法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

佛法对治八种通病

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

【佛教词典】食前后至他家戒制意

亦名:不嘱同利入聚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

【佛教词典】分别识

(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良医病子的譬喻

良医病子的譬喻...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感恩天地之德

宇宙山河、天地日月、花草树木,都有生命。大自然有同...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

字体潦草易误事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