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大安法师  2020/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与徐福贤女士书》

我们很多人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要么觉得没意思……你就让他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都闭不住,非得出来。有时候觉得出来不好意思,他就偷偷地睡懒觉。或者就琢磨他工作上的事情,策划一个公司。这个闭关就成了他策划公司的一个机会了。为什么?他很难系缘这个佛号,心系缘这个佛号是不容易的。

虽然念佛法门是易行道,但是对于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把这句佛号念好很不容易。所以在这里就得要不断地做钝功夫。你一定要念兹在兹。念兹在兹是什么?你当下这一念——“念”就是“今心”,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一定在佛号上。你念佛的时候,你这个心是在佛号上。但我们常常是念佛的时候,心不在佛号上,心跑到外面去了,甚至心还是打坏主意了。原来有句俗话叫做“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着拔人家禾”——心里还想着要偷人家东西。

念兹在兹,摄心念佛。这样的功夫渐渐地纯熟,原来我们念佛的念头很生疏,五欲六尘的念头很熟悉。想五欲六尘的念头,冤亲债主的念头、恩恩怨怨的念头你不去请,它都来了。叫做“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满脑袋瓜子都是这些东西。你要念佛,非要下很大的力气才能够把得住佛号。有时候佛号来的时候,心里的妄想杂念还像波翻浪卷。佛号就像一叶小舟,随时会漂掉,就是这样的。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要做到念兹在兹,系住这句佛号,巩固这句佛号。这样慢慢地由佛号的生疏的感觉,变成熟悉;把五欲六尘的念头由熟悉变成生疏,要进行一个转换。当你佛号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举心动念都是这句佛号,念佛就念到了极点,那就是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了,能念和所念的对待双泯了——泯灭了,这时候我们心里面的情执就没有了。没有了,就有点像禅宗参话头参到最后桶底脱落,能所消泯,这就是心空了。

刚才我看你们那个对联也写到:“十方来聚会,人人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从心空这一点来看,是一切法门所要指向的目标。禅宗以参禅的方式,净土宗以念佛的方式。你念到能念所念打成一片的时候心就空了,就是念佛三昧了。

你到了念佛三昧正受正定的状态,阿弥陀佛法尔自然地现在面前了,就能见佛啊!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一生三次见佛,他就是心空,心空佛就现前了,这样就在现生当中亲证念佛三昧。亲证念佛三昧,不是说你得念佛三昧就马上要往生,倒不是这个,也要顺着生命的寿数来过完。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拿着金刚的莲台来接引,上品上生。这样就是修持净土念佛法门的能事,就是最高的境界。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有两种,一个是现前见佛,就是现生能够得念佛三昧、见阿弥陀佛。但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平,你可以当来见佛。

什么叫当来?就是临命终时见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见佛就叫当来见佛。但无论是现前还是当来,你只要忆佛、念佛,那是必定见佛的,必定能够见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在工夫上也要取法于上,“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争取功夫成片、争取一心不乱、争取念佛三昧、争取上品上生,我们要有这样的志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

远离挠乱道业的魔处,则往生净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八,净处...

闻此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

现在好好享受,临终时靠助念可以往生吗

问: 每每逢缘劝人念佛求生净土,了脱生死,但常有一...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

第二个,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那...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

【推荐】念佛时的妄念怎么越控制反而越有

问: 我在念佛号时,总是有妄念进来。怎么都控制不了...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佛教词典】胜解自在

【胜解自在】 p1104 世亲释九卷十五页云:胜解自在由忍...

【佛教词典】已知根

三无漏根之一,意即已经知道了四谛的道理之后所发的意...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

别把染缘认为是随缘

今天和大家讲一讲,随缘与染缘。随缘是菩萨,染缘是凡...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

照见五蕴皆空

《西游记》里有一段情节,是大家都熟知的。 孙悟空的...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妙用丝瓜治13种病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