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

学诚法师  2016/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能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疑最先应该感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

然而,在很多日子里,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漠然,把他们忘记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认为父母抚养我们,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想法或言辞,丝毫不会抹杀掉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只会淡化我们应有的对父母感恩与报恩的心。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才会让自己感到心安;只有及时地报答有恩于我们的人,才能让自己与对方得到真正的快乐。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对我们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爱、那么的细心呵护。当我们还是胎儿时,母亲的身体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温暖适宜的成长环境。在怀胎头一个月,我们的生命就犹如花草上的露珠一样,孱弱不堪,朝不保夕。为了保护这个小生命能顺利来到世间,母亲万般小心翼翼。她们会放弃一切影响我们健康的活动,以免伤害我们。在饮食方面,母亲更会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选择适合胎儿的健康食品。

随着胎儿身体一天天长大,母亲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感受如负泰山般沉重。生产时,母亲为子女所流的血,就像泉水一样涌出;虽然此刻母亲承受着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但最关心的还是我们的安危……在这一切痛苦的过程中,母亲都是欢喜承受,心甘情愿,没有半点怨言。她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能顺利地把我们生下来。在哺乳养育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深恩,好似大地持载,如天覆盖。三年的怀中抱,实际上我们喝的是母乳、母血。有句话叫,儿肥母瘦。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儿女能有出息,他们更是毫无怨言地为我们辛劳付出。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学业、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家庭,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即使百岁的爹娘,亦常关爱与挂念八十的儿女;如果说父母对儿女的慈爱终有穷尽的时候,或许唯有生死异路之时了。然而即便如此,父母对儿女的恩德却不会烟消云散,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自会长时驻留心中。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如此的深厚,做儿女的应该及时报恩、行孝。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那时只能是万分的痛心,却于事无补。如宋朝文学家陈亮在《祭凌存仲母夫人文》中说:“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说行孝要及时,赶早莫赶晚。能做到孝养双亲,我们可以称之为孝子;能做到弘扬孝道,以至“孝行天下”的人,真可谓是民族的大孝子。

《孟子》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的父母、长辈,我们都应该尊敬、爱戴。更何况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等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是否也希望有儿女来孝敬呢?人人存孝心、行孝道,则天下之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享天伦之乐,此乃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生民幸福之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临涅槃 母子相见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

幸毋相忘众生恩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忘恩负义的樵夫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十跪父母恩

父母一路养育我们长大,给予了我们许多,我们逐渐有了...

大姑奶奶的往事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场大饥荒,都...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地藏法门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

地藏法门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我们(认识)...

【佛教词典】成唯识论述记

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窥基(632~682)撰。又称成唯...

【佛教词典】业力

(术语)善业有生乐果之力用。恶业有生恶果之力用。有...

道济禅师戒淫文

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败己德, 夭寿折福殃儿孙,皆...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

圣严法师《珍惜因缘》

从禅的立场来解释,生命是时间加上空间的活动,在时间...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

水牛忍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向地藏菩萨求人天福报,还怕得不到吗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

阿那律尊者天眼通的因缘

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在过去生未修行前,曾是一位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