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清定上师  2017/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所谓究竟者,就是不同我们一般心,今天假如得一点好处了,自己认为满足了,我们修行的人,首先第一个就是心要究竟,我们发的心: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究竟心发菩提心,要发这个究竟心。

人天福报

有些人他相信佛法说:“我今生苦啊,前生未修,今生培一点福嘛,下生就能好一点,怎么好呢?吃的好、穿的好、生活的好一些。”这是人天福报,按我们现在是要求,能这样子修还是好,比那个根本不信佛法的人,已经好了,比作坏事的人,总好一些嘛,但是我们希望他们将来不要停止在这一点上,为什么呢?你要得人天安乐福报,一切善事都做,一切恶事都不做,善事做的最好的,感到人间,不光人间福报,还可以升天。但善事你做不到究竟,你不修佛法的话,世间的善事是做不完做不好的,为什么做不好呢?就是因为有烦恼,无明冤家,一个贪烦恼,一个嗔烦恼,一个愚痴烦恼,这三个烦恼没有断,我们恶事容易做,善事就懒得做。

对一切的财富名利生活享受,希望越来越好越多越好,因为这个关系,就很容易做坏事。比方说盗戒就很难守,占了一点小便宜,把人家的钱拿来变成自己的,这样一个贪财的思想不容易去掉,弄不好还要做个窃贼。如果让他做一点好事,比方说修寺庙或放生,比如帮助病人,遇到了孕妇生产但她家里经济困难,送医院送不起,帮助她去医院是我们可以做的善事。但是因为我们有贪利的心,不肯出钱给孕妇,于是就放弃了做善事的机会。还比如你从河边走过,看到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了,你却赶紧跑掉了没有想着去救人。大概只有很少的人能把自己的命舍了,去救他人,这种人很少,为什么呢?贪嗔痴烦恼没有断啊!

人家说了你的好话,说得越多你就越高兴,人家说我一句坏话,你就受不了,他说你的坏话,你也说他的坏话,彼此斗争起来,就造成冤家。这样子结冤,今生结冤,前生结冤,来生结冤,冤家做下去之后,怎么能够发菩提心呢?特别对于男女关系,很多男女关系不正当的容易使自己生死流转,在轮回中受苦。因为有贪嗔痴烦恼,我们世间上的一些善法就做不好。不过我们希望初一步一切善法都做,一切恶法不做,不杀生,不自己杀生,不赞叹人家杀生,不使人家杀生。第二不偷盗,男女要不邪淫,出家就要绝对断淫欲。不作杀盗淫嘴不妄语,既不讲人家的坏事,随便讲别人的坏话,也不挑拨离间,在这个人前讲那个人的坏事,在那个人前讲这个人的坏事,不两舌。这个事情如果你做错了,我们承认错了,不谈不妄语,也不去讲世间不相干的男女事情,伤害和气的话我们不要讲。口不乱讲,心上要离贪嗔痴,真正发心清净还容易,断贪嗔痴就不容易了,要真正作到完全清净也不容易,因为我们都知道,口业很容易犯,随口就说出来了就不容易清净。

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因地做菩萨的时候,他在一个三岔路口入定,有个国王在追一个老百姓,国王说要抓他到宫里去,他想逃跑跑到三岔路口,释迦菩萨正在那里入定,这个人就同菩萨讲:“我后面有人追我,我从当中这条路跑,后面人追来问你不要说啊,否则他们把我抓住,我就没有命了啊。”菩萨嘛有求必应,菩萨就默然不语。当国王的部队追上来就问,“刚才有人逃跑,他从哪条路走的?”这菩萨就不讲,为什么他不讲呢?很难啊,假使说了实话,人家嘱咐过的要救命啊。如果说从右边的路走的,又打妄语了,这妄语绝对不能犯的。于是随从来到国王前报告说“前面有个人他知道情况,他不讲。”国王就让释迦菩萨说,他不开口。

最后这歌利王就说了:“你不说就斩你的手指。”一个手指斩了,又斩另一个手指,问“你说不说?”还是不讲,又挖他的眼睛,还不讲,最后因为他不肯讲,口舌割掉了,也不讲,最后要他命的时候,如来世尊说:“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你们这些人我都要度你们。为什么呢?你们都是烦恼,假使你们断了烦恼,就不会这样子了。”所以一个妄语戒,要持清净是很不容易的。

今天讲如来世尊这个经过,就是教给我们,真正要做到世间的善法,一切恶事不做要做一切善事,一切善事不做,也不能够止恶修善,这是需要逐渐修行证悟的,所以初一步要求人天福报也不容易,真正要止恶修善,能够真正做好了,我们也欢迎。但是我们不以这个为满足,为什么呢?你要做善事不做一切恶事,障碍你的还是贪嗔痴烦恼啊,这贪嗔痴烦恼你不断掉它,你怎么能够止恶修善到究竟、到彻底呢?你纵使修行得到了人间福报、天上福报,但烦恼贪欲不断,还是要堕落地狱的。

过去有个人走路时遇上个大石坑,人整个就掉下去了,在石坑底下发现有个死尸,挖开一看一把尖刀正插在死尸的心口上,这个人是什么人呢?就是他前一辈子同人家斗争,被戳死的人,这就是冤冤相报啊!所以作为我们佛弟子,任何人骂我、打我,我也不回口、不回手,为什么呢?冤家宜解不宜结啊。别人可以做坏事,我们佛家弟子决不能这样做,一定要忍耐。弥勒佛在过去给我们示现比丘出家时,人家骂他还吐口水在他脸上他不动,有人问:“人家口水吐你面上,你为什么不揩它?”他说:“不好揩了,一揩人家不高兴了。”这就叫唾面自干。弥勒菩萨为什么现在坐在寺院大门口,一天到晚都开嘴大笑啊,就是使一切众生看见生欢喜心,众生只要对菩萨一笑,生一念欢喜心,将来这弥勒菩萨下来时,我们就能够相信佛法,就能够出家,就能够修道,就能够授记。我们根本要紧的还要断烦恼、证解脱,所以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

了生死

第二步了生死,我们想自己了生死就就好了嘛,不管他人。佛在世时有这样根基的人,给他说了苦集灭道四谛法,世间是苦、苦苦、苦空、苦无常、苦无我,集生、集因、集集、集缘,灭、解脱、离生,道、道成办、道决定获。把苦集灭道四谛给他们说了,一说了之后啊,他们自己修行证果证道了,自己的生死了脱了,但是人家的生死流转他们不管了,这就叫小乘,小乘根基是这样,把无量劫留在这个宇宙当中,自己寂灭它了,十方诸佛成佛,他不能成佛。所以真正发菩提心要有两种怖畏,一种是生死怖畏,另一种是涅槃怖畏。所谓生死怖畏,就是我们众生流转生死,无量劫来天上、人间、地狱、饿鬼、畜生,来来去去,象我们样的这些人,我们今生能够得个人身,又能够闻到佛法,能够遇到善知识给我们讲道理,很不容易的。如来世尊说过的,得人身的人很不容易,失人身很容易,我们临死的时候,失人身的人如大地之土,保住人身的犹如爪上之土,很不容易。因此我们今天得个人身很不容易啊,不能虚虚空过,我们不光是要止恶修善,得人天福报,不光是要断恶证真,证小乘阿罗汉果,还要发大乘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最上乘

有人说,我不做声闻缘觉可以,就当个初地菩萨好了,我是个菩萨嘛,自己有觉悟了,不退转了还不究竟吗!乃至权乘诸位菩萨,一天没有到等觉妙觉都不算数。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最上乘就是说,我们第一个是人天乘,第二个是解脱乘,第三个菩提乘,第四是无上乘。人天乘为成就一切人天福报;解脱乘,自我解脱,不管别人;菩提乘,权乘诸位菩萨;无上乘,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我今发心,我们大家发的心,要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释迦牟尼佛,不光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而且知道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这个世界的苦,别的世界没有这样感知过,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叫堪忍的众生,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能够忍苦,苦的不得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就观到我们这个苦的世间,所以发愿将来成佛时,要在最苦的世间,就在这个五浊的世间成佛,所以因地上这样发愿,果地上示现成佛。那么我们发心,要能发这种无上心,这个心就叫究竟心,真正的究竟心。

还有就是坚固心,有些菩萨们,过去发过很多菩提心,念了很多的经,按照经上所说的发愿,有时他的愿心很积极,但当遇到些困难就动摇了。有些菩萨们,初发心修行时很用功,过一段时间之后用功用不上路了,信心就跟着动摇了,所以坚固心很要紧啊。首先要晓得我们的觉心、宇宙的本体是不动不摇的,从来没有变化过的,不动不摇,这个道理要晓得,你不动的道理要晓得。所谓清净法身就叫遍一切处,不动不摇,毗卢遮那佛,就是表法身。文殊师利菩萨已经成了佛了,他成佛的佛号就是不动如来,要懂得法身不动,一切诸佛成佛之后,一个共同的法身——清净法身不动不摇,遍十方、遍虚空、遍法界,无始无终,不动不摇,究竟坚固。

所以我们现在发的菩提心,一定要究竟坚固,我们今天听楞严经,讲楞严经,都要发这个心,要坚固不动不摇。一直到了等觉位子,刚刚见道时初觉叫妙慧地,要经过十信、十行、十回向等觉,等觉以后成就的是金刚妙慧,金刚妙慧而后是金刚喻定,最后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们没有到妙觉的位子,没有到无上正等正觉情况,一点也不能离开菩提心。以后讲到本经,到最后五阴魔障时再详细讲。到最后到等觉位都还有岔路,所以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一点也不能马虎,一点也不能动摇,一定要坚固究竟,这样以后才能修得好,所以这个经叫首楞严。

那么怎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就要修这个定,这个定叫首楞严定,这个定叫不动定、大定、圆定、正定、首楞严定。所以随时随地我们吃饭、睡觉、走路,时刻要想到自己的佛性——十方圆明,我们自己的佛性十方圆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十方圆明,不动不摇。圆明两个字,自己要时常记住,这个境界要常常观察,观久了观久了,时间到了因缘条件成熟了,就能真实证到十方圆明,见到自己的佛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楞严咒半年都会背了,为何不产生效果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

随缘是要考虑现实,尽分是尽最大的努力

问: 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的功德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因为《楞严经...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不要总羡慕别人拥有什么

有一些人总是问我,为什么这个外国有,中国没有,那个...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

【佛教词典】德风

指极乐世界具足万德之清风。无量寿经说:自然德风起微...

【佛教词典】菩提分

梵语 bodhyavga,巴利语 bodhipakkhiya。又作觉支、觉...

【推荐】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启示篇》

人若自大,其实正显示自己的无知 人能谦虚,其实正表...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婆媳之间

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佛为什么说无相

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