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2017/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但是现实之中,却有不少“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的情况出现,这让很多人疑惑:佛教的因果定律真的正确吗?

其实在佛教中,因果的报应总计有三种:花报、果报、余报。

花报是指“开花”,种了因之后先开花,就是看到一点影子、受到一点影响了。果报是整个结果形成,受报的事实全部呈现出来。余报是在果报之后,还有一些剩余的力量,或是还有若干后遗症。

这三种报应可以在人的一生中全部出现,也有的报应不能马上成熟,那要看因缘,若因缘不配合,就不能马上显现,这一生不报,就到下一生、或下下一生再报。可是,虽未见果报,花报在现世一定会报。

花报是包括对于受报者身心的影响、事业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

例如,自己做了一桩恶业,虽然逃过法律的追究,逍遥法外,平常还是装作很安闲的样子,可是,内心必然有所不安、愧疚,半夜会做恶梦。旁人看他照样荣华富贵,地狱却已在他心中,虽还没下地狱,他自己心中已经有了地狱。

余报也是存在的。例如,一个刑事犯服刑期满,心里有个污点在那里,出狱之后,往往会觉得人家看不起他,虽然没有人歧视他,但他可能因此心中常会有自卑的阴影,这就是余报。实际上,社会也不一定容不下刑满出狱的人,只要他改过向善,渐渐地,人家对他印象也会改变,那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了。

至于果报,可能种一个因,得几个果;也有的种几个因,得一个果。可见因果不可思议,并不呆板。若要种一粒瓜子就只得一个瓜,种一粒豆就得一粒豆,那必须要看因缘的配合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者,觉也。当你心里念念想着众生...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

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

虐待老人的现世报

大嫂的姥姥(以下简称姥姥)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家里...

除粪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

进寺院没拜佛是否要负因果

问: 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

【佛教词典】七种慢

【七种慢】 p0051   俱舍论十九卷十页云:论曰:且慢...

【佛教词典】非人施行

(杂语)于穷民乞儿施米钱也。...

用感恩的心来过日子

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应该感谢谁。感激与内心的平安是携...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悟大师参禅都是开悟了的,教下也很通达,但是对净土...

一比多更好

有两位相交多年的朋友,结伴到远地去经商,两人身上各...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佛说世间的四种人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