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否也算修行呢

学诚法师  2018/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全身心投入工作,是否也算修行呢

网友:师父,如果一直观过,没法融入团队,而且很多东西很多人确实是有做得违背良心的地方,我应该怎么去改变心态,或者怎么去面对这些?因为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而且大家很容易就因为一点点小事以讹传讹,各种评论。

学诚法师答:在团体里对身边的人观过,看到别人有一大堆毛病,自己又没有悲悯心,就会很苦恼。本来是别人的问题,被自己看到、听到、接触到了,还不断去观察,就会形成观过的心,不知不觉就把问题接受下来,变成自己内心的障碍。如果这种障碍一直在内心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善法就再也进不去了,因为内心已经失去了吸收善法的能力,都被恶法障碍住了。所以必须要忏悔、皈依三宝。平时听闻的佛法,有哪一个能用得起来,把烦恼伏住的,要多去用。只有善法现起来,才能止息恶法。

网友:师父,如果每天全身心投入工作,没有精力刻意造作十恶业,不打游戏不谈恋爱,每日忏悔恶业,是否也算作很好的修行呢?

学诚法师答:见如目,行如足,修行要先树立正见,然后以见导行。否则,一般不懂得佛法的人,只要忙到无暇造粗猛恶业,就是修行了吗?忏悔恶业,什么是恶业、为什么要忏悔、如何忏悔、忏悔后又如何等等,内心清楚明白吗?

网友:感恩顶礼师父!师父,已进入清净和合增上的团队中,好好跟着学修,就会步步增上,为什么师父和诸大善知识及佛经这么强调发愿,甚至要时时处处、生生世世发愿,直至成佛呢?平时承担时,心里似乎随自意乐,反正做了,时间到了,自然水到渠成,为什么还要发愿?另外,发了小愿必须要做到么?祈请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答:发愿,是强有力的导向,与随随便便做事完全不同。譬如一个人出门,要到哪里去、要做什么,自己都不知道,那这个状态一定有问题。佛道长远,如果没有大愿力的引导,绝无可能走到底。

发愿就是指导行为的,如果发了愿不做,那就成了空愿、妄想。

网友:师父说,要向内求。可是走进寺院都是这么宣传的——“菩萨有求必应”——众生也都是这么想的。

学诚法师答:菩萨“有求必应”,也要看求什么、怎么求、如何应,不是光“求”一下就可以了。就好比父母对孩子,孩子的心事、需求,父母都会牵挂、回应,但回应的方式就很有讲究了。所求错了,父母会帮助他纠正;求正当的东西,父母会教给孩子如何去努力,不会求什么给什么,那样只会害了孩子。菩萨就好比最有智慧的父母,用心去体会菩萨的回应吧。

网友:师父,《地藏经》中说,亡失亲人,“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象,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可因此解脱。请问,用影印的描摹本印着画可以吗?“一瞻一礼”,是指对着画像顶礼吗?“一日至七日”,是指七天内从早到晚都必须塑画瞻礼吗,只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做是不是不算?

学诚法师答:重点是“莫退初心”,瞻视礼拜菩萨圣像,内心就如同见到菩萨一般,信心坚固,皈依心切。若能如此,必得大益。

网友:师父,我总是因为爸妈的无端指责、辱骂而感到委屈,于是现在就通过躲在房间里哭泣来排解委屈,从而防止自己起嗔心。师父觉得我这种做法正确吗?

学诚法师答:躲在房间里拜佛、默默念佛更好。

网友:顶礼师父!我看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后,惭愧自己没有惜字惜纸。听说有的大德连寸条的纸张都不舍得丢弃,我是做财务的,经常打印东西,也经常更改,之前的如果不销毁,很容易出错,我自己也收集一些用过的纸的纸条,但是不好整理。请师父开示,如何真的惜纸,如何惜福又不影响正常的生活?

学诚法师答:过去字纸比较难得,珍惜字纸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恭敬心。现在社会各类印刷品泛滥,古今因缘已经大有不同,无法完全照搬过去的做法。普通的字纸,用完后按正常途径回收即可。对于三宝字纸,应更加谨慎细致对待。

网友:师父,弟子有一个疑问,学佛前遭遇困境或负面情绪时,会找他人的原因,怨天尤人;学佛后会反省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业,要接受事实,甚至逆来顺受,还要通过拜忏忏悔业障。佛教讲缘起性空,弟子是否可理解为内心放下境界即可而无需形式上的拜忏?

学诚法师答:许多高僧大德都精进拜忏,难道他们不懂得缘起性空的道理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本色而脱俗是一种魅力

大学毕业后,我不走包分配的老路,直接到一家外企工作...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

圣严法师《勿把可敬的对手当做敌人》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问: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

在家佛前自受八关斋戒仪轨

(一)唱八支香赞 八支斋体,受持夜朝,关闭诸恶长善苗...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

【佛教词典】灭不待因

【灭不待因】 p1213 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谓有为法、灭...

【佛教词典】相大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大之一。相者德相也。言真如之体...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的马麦之报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

六识其实是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

欲望不可无休止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

两鬼争尸的故事

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个年轻人,要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