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法云法师  2013/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意足下”。意思是要来人把脱下的鞋子放整齐,因为从这细微处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

听说某一间驰名海内外的跨国公司,张贴出招聘通告,应考之人成群结队、熙熙攘攘到会客室里等候。可是等了半天,不见有人前来过问,于是人们便三三两两,交头接耳,闲谈嬉笑。

不一会,又有一位年轻人推门而进,他态度从容,很有礼貌地绕过正在谈话的众人,独自走到室内一个角落;突然,他发现有一份掉在地上的报纸,于是把它拣起来,叠得整整齐齐,然后放在办公桌上,他这举动丝毫未引起那些等得焦躁不安或无聊闲话的人们注意。

这个时候,秘书小姐终于出现了,她向众人宣布,本公司此次招考名额仅一位,经理已决定录用最后进来的那位青年。

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没有通过任何口试或笔试,经理何以知道这位青年是堪当大任的人才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细微处见精神”这句俗语,最微小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为人,正如先前来应征的那群人所表现的心浮气躁,更明显地衬托出最后进来那名青年的沉着稳重与细心守礼。

可是终日奔波名利之途的人们,俗念杂陈,心粗气躁,忽视身心修养的功夫,所以尘虑、烦恼重重。

儒家讲究“慎独”,即谨慎守道,注意修养自己的身心。佛家之“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检束警策自己,勤修善法,净化身心。

如何处于喧嚣尘世中不致迷失自我?如何在烦恼障里、生死海中,洗炼菩提种子?“道在寻常日用间”,便要时时回光反照,处处销归自性,便要从细微处着手,所以“足下”也不可忽视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首善曹德旺:商战不败的信仰

曹德旺简介 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福耀玻璃集团的创...

圣严法师《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圣严法师:奉献越多,成就越大

有位居士来见我,因为他觉得老板给他太多工作,对他不...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

非份之财不能要

佛法不离世间法,就生产事业而言,佛法讲正业与净业。...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的

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佛教词典】所遍知义

【所遍知义】 p0739   显扬五卷三页云:所遍知义者:...

【佛教词典】三种三观

(名数)观三谛之理之观心,有三种之别,次第有圆融之...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先祝你们各位新年快乐! 本来我想很早就到这儿来,但是...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

一,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给你做障碍,...

「莲华化生」的具体情形

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没有空间的...

圣严法师: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的变化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

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环不停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

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更圆融

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