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净界法师  2020/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你要经常去想这道理。我们不要太注重这个人生的相状,这些都是业力,你碰不得,每一个都是地雷,弄得你满身都是伤痕,所以我们要从相里面去思惟道。

其实这个因缘的假相都是暂时的,他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本性,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空观其实是什么?空掉你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境的。这个业力你不用去空它,你心只要不动,他对你不会伤害的,你没有跟他感应。

有一个外道看到佛陀一直骂佛陀,骂了半天,他问佛陀说:我骂你,你都没有反应呢?佛陀说:如果有人拿东西请你吃,你不吃会怎么办?他说:你就自己拿回来。佛陀说:你自己在造业,佛陀的心不动,安住空性。

所以安住空性是什么情况呢?在经典上讲出一个譬喻说,一个圣人的心安住空性就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这个鸟它的确从虚空飞过去了,但是他没有留下痕迹,他无住。他该干什么干什么,做完以后心中都没有相状,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

所以修空观的意思不是说,你今天都没有人刺激你,那不是,那只是缘缺不生。就是你的妄想在活动的时候你能够做到无住,这个时候你不跟你的妄想感应,跟你的真如感应,这个就是空观。

你从平常慢慢训练,我们在修习空观的人,他是这样,你的心会慢慢淡薄下来,你一定要经过一个过程,就是觉得人生没有好坏,那个心很淡薄,就是快乐的时候你也不觉得快乐,痛苦的时候你也不觉得痛苦,你那个受被调伏了,人生没有太大的这种差别,这个时候你就有点功夫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慢慢开始历练了,从空出假了。

如果你现在的感受还是起伏很大,你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快乐,痛苦的时候还是很痛苦,那你没有修空观,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相状在引导你,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如果你的情绪变化还很大的时候,那你心中一定有一个东西在里面,这个你不拿掉,临终的时候它破坏你正念,就是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有一个母亲她跟她女儿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儿她领薪水...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了解果报的痛苦,才能怖畏当来的果报

古德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所以从这个...

微细的爱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

【推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我广东东莞一位朋友的亲戚,结婚那年,正好赶上地下六...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

【佛教词典】修法坛

即修法所用之坛。修法时安置佛像、三昧耶形,并配备供...

【佛教词典】偏真

(术语)小乘所说之真理为偏于空之一边者,故曰偏真。...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梦参老和尚: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

福从俭中来

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