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慈舟法师  2018/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又者名实相称,因果相称。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有六步功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言行深者,就是般若行深。般若即智慧,智慧行不但要深,还要究竟圆满才能到彼岸;到彼岸即因圆果满,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即因圆。因该果海,观音菩萨亦称观音如来;果彻因源,观音如来亦称观音菩萨。约功行说,证闻性,耳门圆通;约位子说,自博地凡夫经过三贤十地,已至佛位。就功夫说,观音反闻功夫有六层,虽说有六步,实则菩萨所行,如鸟飞空,飞千里而无千里迹相;菩萨修行,亦复如是。既无修行迹相,焉有六层之数?为令众生有摸索处,故于楞严会上自述用耳根圆通功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即是禅定智慧。此等功夫,根根都好用,只以众生根机及因缘各有不同,故下手有异。

如来于楞严会上问菩萨、声闻本何法而得圆通?二十五圣各说各的圆通,有二十五种,即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或以一根得圆通,或以一尘一识一大得圆通。观音自述耳根圆通。圆通者,圆满通达自性,即明心见性也。如来命文殊菩萨拣圆,何者对娑婆世界众生之机而易修?文殊菩萨拣取观音菩萨耳门圆通为最殊胜,因此方之人耳根聪明,入法易也。观音菩萨用反闻功夫证圆通,你我要证圆通,亦应如是反闻。文殊菩萨赞观音耳门圆通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反闻闻自性,为诸佛同证,既反闻法门易修契机,所以讲讲观音的圆通。

反闻功夫有六步,六步除六结。有结是生死,解结则了生死。

“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此二句是第一步功夫,空动相即解动结。

初于闻中是观音菩萨在古观音如来处,得了修行方法,最初修时自闻中修的反闻闻自性。性乃本性,非习种性。习种性如眼见色的见性,见了起分别,就是差别性。此是生死,虚妄不实。眼见色不能闻声,彼此不能通,一根如是,根根皆然。性种性是通的,乃根性、尘性、识性,唯一无二的本性,一切诸佛皆称此性而成佛。

入流忘所者,入对出说。一切众生听外面音声,真性随缘往外流,而不知缘虚妄之法,此性亦变为虚妄。若欲了生死,就要将本性收拢起来,即是反闻自性的功夫,不令耳根闻性放逸去分别声。不但耳根要反过来反闻,根根都要反过来,眼反见,鼻反嗅,舌反尝,身反触,意反觉。现在说耳根,即是使耳根真性不要往外流。入流是随顺法性流,出流是随顺根尘流。向内流,全妄成真;向外流,全真成妄。功夫用上去即入流,入流则忘所。所即声尘。忘音声之相,听而不闻,则不被音声所转,亦即是不为色尘等所转。色尘为声音所依故,风声、雨声、车声、马声、男声、女声,音声虽有多种,然不出可意声、不可意声二种。用功的人,不但坏音声不听,好音声亦不听。因为音声都是有对待的,能反闻自性,忘所闻声,则离对待而动结解。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第二步空静相,即解静结。

不闻音声动相,觉得有静相,还是向外分别的生死。何以故?对动而言静,有对待故。反闻功夫渐深,忘却尘境,故所入寂。法性为所入,观智为能入。观智即始觉智也。以始觉智反闻本觉理,转识成智。功行深故,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明明白白不生。又者绝对不生,故曰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此第三步空能闻之根相,即解根结。

如是者,仍是反闻闻自性。反之又反,闻之又闻,反闻功深,不但所闻动静二相尽,能闻根相亦尽。论反闻功夫确只一个,虽然说有六步,总是一个闻性。反之又反,闻之又闻,以至闻到明心见性为究竟。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此第四步空觉相,即解觉结。

尽闻不住者,根相虽空,还有能觉根尽的念头,并此念头也要打消。既有能觉之念,仍是微细分别的生死。尽闻二字,承上能闻所闻俱尽也。尽闻若住,则半途而废。不住即是用功,反之又反,闻之又闻,破微细觉心。觉有二,即能觉所觉。觉心是能觉、能闻之根,所闻动静二相是所觉,所觉第三步已空,此是空能觉之心。因有能觉,还是对所觉之念。有念还未踏到真如实性,故应空觉结。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此第五步灭空相,即解空结。

能觉所觉皆空,还要空到极处,不空到极处,就不能圆满。如要空觉极圆,还空空。因为要知是谁知道空的,还是心中微细的空念,故须打消此微细之空念而灭空结。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第六步灭灭得体,即解灭结。

灭从何立,对生之灭也。生如上动生乃至空生皆灭矣。今对生之灭非真灭,所以要将此灭亦灭去。灭生之灭既灭,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破生相无明矣。

反闻功夫到第六步生灭既灭,则涅盘理现前,常寂常照,常照常寂。性是寂灭理,心是常照智。理智圆明,故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盖以法性湛寂,如如不动。不被声转是超越世间凡夫而无动相、静相,及人我执分别;不着空相觉相,是超越出世间二乘人。因出世间有空相、觉相,悟偏空而有空相,悟偏真而有觉相,皆是声闻辟支佛境界。并且不但超过世间凡夫、出世声闻,亦超过三贤十地菩萨。

菩萨虽亦能超过二乘而未究竟,还是生相,无明未破故。观音菩萨闻性圆证,超越三乘人,故成圆满大觉,与佛齐等。获二种殊胜:一者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与众生同一悲仰。所以能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者,因菩萨证圆明心,故上与佛通,下与众生通。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慈而曰力者,谓菩萨之慈悲,中有利生之作用也。慈能与乐,故曰慈力。与乐即是拔苦,故亦即具足悲力。观音菩萨得有十方诸佛慈悲,又得有十方诸佛之力,岂从外得?还是自己本具的。不惟观音具足,人人本皆具足,而为六结所结,故有生、佛之别。有结是生死凡夫,结解即与诸佛同等。

六结中前三结解,破分段生死;后三结解,破变易生死。

众生仰望诸佛救众生,观音菩萨亦在众生心中仰望诸佛救众生。有发真心求观音菩萨者,即是自心中观音菩萨求救自心中众生。你我用功要像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即可证诸佛所证之性而成佛。故文殊菩萨赞曰:“十方三世佛,一路涅盘门,非唯观世音,我亦从中证。”你我如想得到观音耳根圆通,尽管反闻闻自性,一直闻到明心见性,成圆满觉。念佛念菩萨,功用皆同。若用反闻一个法门,一门通一切门通,亦通华严三观。大家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时,须向自心上听,向自性上听。

观音证闻性,闻性即心体。体大故相大,相大故用大。闻性充塞虚空,遍满法界,极大无比,是体大;本觉理有几大,始觉智有几大。从体起觉。称性而觉是相大;闻证自性时,即以如如智契如如理,自显观音大用,遍闻一切音声,乃至微细昆虫音声,或闷在肚里音声,都能尽闻,是用大。楞严经赞闻性曰:通真实,圆真实,常真实。隔墙能闻,故曰通真实;十方圆闻,故曰圆真实;睡亦能闻,故曰常真实。大家若用反闻功夫,较其他法门日劫相倍。但此是微细功夫,必须用之又用,久之或者得个门径。功夫用得深,则得益深;功夫用得浅,则得益浅。较参禅容易,因参禅难得个下手处,此则历历孤明的,动也如是闻,静也如是闻。究竟能闻的是谁呢?又有几大的界限呢?大家闻一闻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癌症的三大原因:撑的、气的、累的

第三个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乳腺疾病,现在很多年...

【佛教词典】心法身

吾人的心性即法身,为在缠如来,所以叫做心法身。...

【佛教词典】忍地

(术语)无生法忍之悟地位也。大集经九曰:是人不久得...

乌龟报恩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呀! 我...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印光大师永怀录

(归元译白、编辑整理) 一、印祖生平 莲宗十三祖印光...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

【推荐】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险象环生

多诸障难者,行人于禅观中,击发阴魔,如《楞严》开五...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原来是自己的窗户脏了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

发了不好的心就会感召不好的人

你的一切表现都和你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