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往生到极乐世界,只有祸害没有利益

广行法师  2019/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往生到极乐世界,只有祸害没有利益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说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大利益,所以才说一心念佛的话。如果有听到我说一心念佛的众生,就应该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我见是利,是利两个字,是指一心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利益。利益有两种的分别,一种叫自利,就是自己得利益。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慢慢地修上去,就可以补到佛位。

一种叫利人,是使得别人有益。就是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见了阿弥陀佛,证了果,再回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来,度众生,一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看到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有这样两种大利益,所以说劝人一心念佛的话,希望众生听到了一心念佛的话,都发出大愿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我们要知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大的利益,那反过来说,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没有利益只有祸害了。既然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只有祸害没有利益了,那一定要赶紧拼命念佛,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修行,就真不知道要修到哪一辈子才会修成功。

我们现在人的寿命算起来平均是七十多岁,那么一天一天过下去,将来的寿命会更加短下去。我们又没有亲见佛陀,亲听到佛陀说法。也没有许多大菩萨天天在一起,现在又是佛法的末法时代,邪魔外道,邪魔是有害人的意思,外道的知见是不正的,凡是不合佛法修行的,都可以叫外道。引诱人们走到迷路上去的人到处都是,我们这些人的根机,又很浅薄,哪里就会得到真正的佛法,就在这一世修成呢。

佛陀说过,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只有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能免除生死轮回的苦。所以除了念佛方法,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无论用什么方法,要在这一世修成功是来不及的。

如果到了下一世,就不知道生到哪一道什么地方去了。如果堕到三恶道去了,就不知道哪一世才能够得人身了。别说我这一世不做什么恶事,下一世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去的。要知道一个人的受报应,不一定受前一世的报的。报应有近报和远报的分别,或者报前一世,或者报前两世、三世、前十世、二十世,都说不定的。我们保得住我们的前生前前生,都没有做过恶事么?就算下—世不堕到三恶道去,下一世得到好报应,做大富大贵的人,但是越有权势钱财越容易造业,造起业来越大越厉害,那再下一世决定要受巨大的苦报应了。

所以说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没有利益只有祸害,就是这个缘故。况且下一世谁能保证一定不堕落到三恶道去呢?仔细想想,真的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我们今生既然得了人身,又听闻到了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最简便、最稳当的方法,千万不能再错过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为这种机会太难得了,一旦错过了便是千生万劫再难碰着了。

每一尊佛都是修了好多劫数的时间才修成佛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了佛的,做印度太子的时候是已经修成了佛,再来现身说法的。现身,是说现出投胎到世上来做人的相,并不是真正只有几十年就修成佛的。

所以我们现在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有这个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一世就可以补到佛位的好方法,本师释迦牟佛就苦口婆心地劝我们。我们再不听劝,真是对不起佛陀的一片好心了。因为其他方法修行,一定要修到罪业灭尽,各种微细的迷惑,都破得干净了,才能修成功。念佛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方法,可以带业往生去的。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得了宿命通,知道了前世造的罪业,只要在阿弥陀佛面前,诚心地认罪忏悔,就都可以消去的。

《观无量寿佛经》上说,诚心念佛,就是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已经可以消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我们天天念佛。我们这些人在六道里进进出出不知道有多少次,哪里会没有业呢?如果是真没有业的,就不会还在这个世界上做人受苦,就在西方极乐世界受快乐了。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次劝人发愿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一段经文是说佛陀看到了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大利益,所以说这个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方法劝人发一心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去的大愿。

《佛说阿弥陀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在信心上要怎么下功夫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仅一般的凡夫难信,就是二...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

临终舟楫

佛制亡僧焚化,原为令其离分段之假形,而证真常之法身...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

「十念记数法」与「都摄六根」

问: 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即是从一念到十、再从一念到十,...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各地城隍庙对联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推荐】致癌的因素与防癌的食品

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发生于人与动物体组织,器官的...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佛教词典】日照四洲

据起世因本经卷一载,劫初世间黑暗时,忽然出生日月及...

【佛教词典】成就

(一)梵语 samanvāgama,巴利语 samannāgama。为“得...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

弘一大师劝人听钟念佛文

近有人新发明听钟念佛之法,至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

如何判断菩提心真不真

问: 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星云大师《谈你说我》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