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体光老和尚  2019/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说吗?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于出家人持戒不持戒,到这个末法时候来了,这邪里邪气的人到处都有,伪装呀!

出家之后事更多,你像这持戒坐禅在家人不干,很早起来上殿,在家人也不干,这都是事啊,你说什么工厂学校人家跑香坐香啊?这就是不出家没有事,一出家这事情还更多。

要知道,学佛法,学修行,丛林里这一切制度就是佛法,这一切制度就是要去掉我们在社会上染的习气毛病,你一定得接受,二时功课,一定要学,不学就不行,这还有点强制!你到这里出家,是想了生死的,这都是了生死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用这些上殿过堂出入往返的教规来治你的话,你还是在家的习气毛病。

这个清规戒律,你要学,你要行,辗转地进入佛教,这是佛教度人的方式方法,也是成就初发心的一个开端。你不接受这个不行,那就辜负了祖师的道场,也辜负了你们来出家的本愿。

你既然来出家,就要把你领到实际的修行道路上来,这就是丛林的责任,丛林的义务!要改变你的行动,内改外改一切改,思想念头行动都是出家人,在内在外都是佛法,都是修行,那你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你若是不按佛教的正规前进那就不行,就是住一个人也是这个样子,一定要这么搞!

你们是来出家的,你不是来发财的,不是来学这杂七杂八的外道典籍杂论的,你要搞这个不行!这里跟你们打个招呼,我若看到你看这个外道书籍,我马上就赶你走,不准在这里住!这是学佛法的地方,要时时刻刻在佛法上走,把你在家的观点、思想、毛病辗转消除,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你受了戒,你就是一个比丘,要持戒坐禅,要认真,一时一刻也不放过,这才是个修行人哪!三个两个在那里说长说短,你说什么?都是人间的习气毛病,都是障道的事情,要处处都在道中,时时都在静中,不要染!

出家人的目的要知道,就跟那《焰口》所说:出尘上士,飞锡高僧,清修五戒净人,梵行比丘尼众。本来我们出家人都是出尘上士,我们自己回光返照,是不是出尘了呢?什么是尘?如何能出?那就是放不下的事情能放下,丢不开的事情能丢开,不被人间这一切名利财色所约束,这才叫出尘上士,尘是尘劳妄想啊!

我们现在都在这里过 ,不觉就是暑往寒来无常至啊!你们现在说年轻,我呀,也在那个年轻的时候过过,那就是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时光易度幻体非坚,这时光很容易就过去了,道业难成,为什么?就是我们放不下呀!

染尘容易离尘难!丛林下这些制度,上殿、过堂、坐香、出坡,都是佛事,在这一切佛事中,能够表示我们所做的出世法,你若以烦恼心、妄想心来接受,这出世的道场就被你变成世间法了。要常做佛事,就是在这一切行动之中,不贪不染,无爱无欲,虽然做的这一切是生灭法,生灭法也是出世法。

你看有些人根本还不懂得修行,他不愿意,一说上殿,他在后边站着,看那个样子想念就念几句,不想念就不念。应当发起心,这是佛事,佛事是了生死的事,那就不是俗事。敲木鱼,敲铃鼓,敲罄,敲小木鱼,这都是音声佛事,用以占领我们烦恼心、妄想心的阵地。

应当认识上殿这是出世法,要以出世法来体会这个,你偷懒就会堕落。丛林下有这个好处,你偷懒别人看到可以警策一下,自己没有力量,要靠大众慈悲摄受,大众在一起熏修出世法,要时时刻刻不忘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佛教词典】涅槃色

(术语)黑色也。以五转中涅槃当于北方黑位故也。...

【佛教词典】十二光

称赞阿弥陀佛光明之十二种名称。即:(一)无量光,谓佛...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证白头偕老

张先生享齐人之福,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年纪比较大,...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修行篇》

小人专希望人给,给过就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占寺院或僧众的便宜,这个千万要不得

三宝物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