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度化毒龙的故事

2020/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度化毒龙的故事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连聚落有一处泉水,水中有一毒龙名叫酸陀梨,极为凶恶,施降冰雹霜冻,损伤五谷致使庄稼无法成熟,人民因此饱受饥饿之苦。

当时,有一位婆罗门能以咒术降伏毒龙,令其不再施降雹霜,五谷得以熟成。这样持续好几年,渐渐地这位婆罗门因年事已高,无法再施咒。此时,有一年轻婆罗门咒术流利,放声念咒,云便消散,雹霜不降,五谷因此得以成熟丰收。

百姓皆大欢喜,告诉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请您在此住下,我们会供给您一切所需,令无匮乏。”婆罗门答应后便住了下来。从此大家一起供养婆罗门,不曾乏少。

自从佛到摩竭陀国广说佛法后,全国人民皆受到教化,蒙获法益,得道者甚多。诸龙鬼神皆为善,不再造恶危害百姓,国内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物价低廉,大家便不再供养婆罗门。婆罗门前去索要时,大家不仅不给与,反更加以唾骂。

婆罗门于是心生瞋恼:“你们蒙受我的恩惠而得饱足,如今却耍弄我。”瞋心大起的婆罗门想要破坏国土、消灭人民,便问人:“如何能所求如愿?”人们告诉他:“斋僧供养佛的四位大弟子,必能随心满愿,心想事成。”

婆罗门听闻后,立即设斋供养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连尊者、阿那律尊者,并至诚礼拜,求愿:“愿以今日设斋供僧的功德,使我成为大力毒龙,足以毁灭此国,一定要让我所求如愿。”

舍利弗尊者用神通观他求什么愿,知道这位婆罗门所求,是要成为毒龙以消灭此国,于是对婆罗门说道:“不要发这种愿。为什么要求作龙蛇这样有害的凶恶之身?若求作转轮圣王,或求作帝释天、魔王、梵王都可以;发愿求作龙蛇这样的凶恶之身,这种愿不好吧?”

婆罗门回答:“我求这个愿已经很久了,不需要其他的愿。”此时婆罗门举起手,五指即有水流出,舍利弗见其心意坚定,且龙身的征兆已现,便静默不再说。

婆罗门妇及两个儿子也都发愿作龙,死后皆投生龙身,具大神力且极为毒恶。它们杀了酸陀梨龙,夺占它的住处,然后呼风唤雨大降雹霜,把庄稼破坏得仅剩禾茎,因此大家就称这条龙为阿波罗利,婆罗门妇投生的龙名为比寿尼,龙的两个儿子,都叫玑鄯尼。自此,人民因饥饿而死者为数众多,加以有疾病疫情,死者更是难以计数。

这时,阿阇世王前往佛所在之处,顶礼、长跪,禀白佛:“国中人民被恶龙、疫鬼所害,死者无数,唯愿世尊大慈大悲怜悯众生、救护众生,除却灾害。”

佛即应允。翌日早晨,佛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去到龙泉处,食毕、洗钵,将洗钵水倒入泉水中。恶龙大怒,立即冒出水面,向佛吐毒气、喷火,佛即从身出水,将火熄灭;恶龙又降下冰雹,冰雹却在空中变成了天花;恶龙又降下大石,结果却化成美玉饰品;恶龙又降下刀剑,却化成了七宝;恶龙化现为罗刹,佛即化现成毗沙门天王,罗刹就消失了;恶龙又化身为大象,且象鼻上卷着利剑,佛即化作大狮子王,大象便消失。恶龙刚变回龙身,佛即化现为大鹏金翅鸟王,龙便赶紧逃走。

恶龙极尽所能都不能伤害佛,就迅速遁入泉中。此时,密迹金刚力士高举金刚杵击打山峰,山遂崩裂一半,堕入泉中,龙想要逃,只得冒出水面,佛便将泉水都化成大火,龙急欲冲出逃走,这时佛踩住龙头,令挣脱不得。

于是恶龙便被降伏,长跪禀白佛:“世尊!我今日遭遇大苦。”佛问龙:“为何心怀恶念恼害众生?”龙便顶礼佛足、长跪,说道:“望佛能放我而去,您的教敕我一定信受奉行。”

佛说道:“你应当受持五戒,成为优婆塞。”于是龙和龙妻、龙子都受五戒成为优婆塞,从此慈心行善,不再施降雹霜,风雨顺时,五谷丰熟,诸疫鬼神尽皆退散,摩竭陀国百姓因此得以衣食温饱,众病除愈,安稳快乐地生活。

典故摘自:《菩萨本行经·卷第二》

省思:

佛曾教诫弟子:“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公案中的婆罗门因瞋心而发恶愿,化生为毒龙,损伤苗稼地利,造作恶业,害人损己。佛为救护众生,示现神通予以度化,令刚强难伏的毒龙及妻儿皆发心受戒,从此灾害蠲除。《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持戒能防非止恶,亦是行善利他。行者当克己慈忍,不因逆境而起瞋造业,亦当严持净戒,善护自他,利乐一切有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飞来佛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

破庙的感慨

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

宽容的最高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

【佛教词典】粗受细受

【粗受细受】 p1473 集异门论十一卷四页云:若麁若细者...

【佛教词典】智积

(一)为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之子。据法华经化城喻品载,...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

梦参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拣情况

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次...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这两句话是说到阿弥...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