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净界法师  2015/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胜生无罪”。就是说菩萨如果说他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去,或者他还没成佛,还没有成就圣道,他还是一个凡夫,那么他成就这么广大的富贵的果报的时候,他不生起颠倒的妄想,不会放逸。也就是说他的心跟福报接触的时候,他不会产生烦恼跟罪业的过失,乃至于在成佛之前,他在受用福报的时候,他会有所克制、有所节制,这第一点这就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个他跟众生接触的时候,他经常能够有各式各样的方便力,能够“现作一切有情义利。”“义”当然是出世间的解脱,“利”就现世的安乐。他总是有办法让跟他有缘的众生,得到世间的利益乃至于出世间的功德,他有这两方面的善巧方便,其实这个是很重要的,“胜生无罪”。

诸位,印光大师他提醒我们,如果你没有成就一个菩提心,你也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报不要太大,因为你第二生一定会放逸,因为你没有菩提心、没有愿力的摄持,你修善的时候你是用自我意识来修善,你是用有所得心来修善,你一定会对这个善法有所期待,你一定会有的。凭什么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扫厕所,凭什么?

你就心想:好,我今生受尽了苦难,我一定要修善,让我来生得到自在,你这个就是有所得心了。所以你一旦没有发起菩提心的人,没有求往生的人,他心中的福报力,一定是锁定了娑婆世界的有漏的福报,那么你因地的时候修善,你心中就打这个妄想,你糟了,来生果报现前的时候,你一定会放逸。因为你因地造业的时候,就做如是思惟、做如是规划的,你就是准备要来受用了。所以福报现前,你要没有强大的愿力的引导,你的放逸的结果,你第三生就堕落了。

所以你修善的结果,你第三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然这个地方不是善业害了你,是你没有用菩提心来摄持善业。所以你没有菩提心所摄持的善业,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坏,它还会引生很多的后遗症。一个人会造重大罪业,都不是福报差的人,他造不出重大罪业的。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你的福报是多多益善,因为你得到正常的引导摄持吧,他能够正确的把这种水流的力量,往净土的地方引导、往佛道的地方引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天台智者大师。天台智者大师他这世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他这一生出世的时候,他生长在一个梁朝,他爸爸是梁朝的做官的,做大官的。所以这个古时候的大家族,这儿子出生的时候,那是后继有人,大家就欢天喜地的要庆祝,就杀鸡、杀猪要庆祝。但是很奇怪呢,他们家的仆人,在杀鸡杀猪,要烧水的时候,它的火一生起来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它吹熄灭了,第二次也吹熄灭了,第三次吹熄灭……后来终于这种杀鸡、杀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诸位,我们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说:为什么他们在起火的时候,会吹起那一阵风,那阵风怎么来的?

菩萨因地咒愿嘛!

因为菩萨修善的时候,他是用愿力、用咒愿力来修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他善业的时候,他因地的时候,他是正确的引导他这个善业,所以得果报的时候,他不允许有过失出现,他是用愿力来修善的。你今天在得果报的时候去杀生,违背他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力。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得快乐果报的时候,他一旦要造罪业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因缘来阻挡他,让他罪业不能成就。就是他因地修善的时候他有发愿,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当过失要出现的时候,他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抗拒这个果报,来抗拒这个罪业。当然如果你没有发愿那你就糟了,你就没有一种善的力量来引导你,那你只好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就糟糕了,那就放逸了。

所以说菩萨修菩提心的时候,他有愿力的摄持善法,他得果报的时候“胜生无罪。”他生长那种大富贵的家族里面,他不会有过失出现的,这他因地的咒愿力的摄持。

那么我们看到这个菩提心,它会使令一个人来生得到大富贵,而且大富贵当中,它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往这个出世的解脱去引导他,有一种圣道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国王与龙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

宣化上人:真正的济贫

美国现在发起济贫运动,而我一到美国,就批评这一件事...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黑豆的营养与吃法

黑豆,又名乌豆,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

【佛教词典】八圣道支与八邪道支差别

【八圣道支与八邪道支差别】 p0087 瑜伽九十八卷十七页...

【佛教词典】禅榻

又称禅床。即坐禅时之席位。榻者,即坐台或寝台,较床...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

衍慈法师:敲钟与烧头炷香

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钟,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

【推荐】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素食并不必然成为健康饮食。吃素同样有营养平衡问题,...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

有效沟通的15条原则

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

宣化上人:学佛法是出世的法财

学《楞严经》,以及听经、念经,我们都要有一种忍耐心...

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