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守培法师  2020/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意,故名如意宝。其余世间珠玉,虽有宝名,实玩物而已,未足称宝也。佛法中有僧焉,演一切法音,凡有求者,无不离苦得乐,故名僧宝。其外一切人等,虽知佛法,不能如佛而行,未足称宝也。

或问曰:佛法为世间之尊,故名为宝,僧犹常人也,且有不如常人者,何得偕佛法并立而称三宝耶?纵有高上之士,精通佛法,随机设化,满众生愿,而名为宝。其中下缁流,不解佛理,等若哑羊,焉能称宝耶?

答:凡舍俗出家,剃发染衣,具足僧仪者,皆称僧宝。何以故?佛法利生,不但口说,有以身行而作佛事者。如一泛常之僧,不解说法,即以身形能破世人一切烦恼,得清凉自在。

夫世人之烦恼者,无非不满其意,如无妻者,见他人娇妻美妾,夫唱妇随,自不如彼,心生热恼。若见僧人,远离妻妾,心常泰然,热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又如穷夫,见富者,金玉满堂,锦衣盈箱,自不能得,心生热恼。若见僧人,逃名避利,乐道安贫,烦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又如无子者,见他人子孙昌盛,绕膝承欢,自不能得,心生热恼。若见僧人,抛别子孙,以道相传,延绵不绝,烦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又如卑贱之人,见豪贵者,禄位高增,威令人民,自不能得,心生热恼。若见僧人,以道自贵,与世无争,烦恼心息,清凉自得矣。

世人之烦恼,多从妻财子禄而来,此四为世人之最好,有一不如,怀恨终生。唯僧人能舍妻财子禄,为求妻财子禄者作一对治,犹如无上清凉散,凡有服者,无不清凉自在也。

即此一端,足堪为宝,况宏扬佛法,植出世善因,得无上菩提者,能不为无上至宝者乎?惜世人不识僧宝,反将醍醐为毒药,奈如何耶?

佛曰:僧为世人之福田。宋仁宗曰: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良有以也。僧伽入中国,二千年来,化热恼而作清凉,舍迷途而登觉岸者,不可以数计。

今人谓僧人曰:当服俗人之服,事俗人之事,否则,不合进化潮流。呜呼悲哉!僧人从来不随流俗,所以能化流俗也。今欲随顺潮流,反为流俗所化矣。何自生颠倒而如此耶?

或问曰:尝问济世者,无衣与之衣,无食与之食,进化事业,满足人心。今之僧者,不耕不织,寄生于人,与世有损而无益,何足为贵哉!

答:益世者,有二:一益身,二益心。益心者贵,益身者贱,所以农工不如仕师也。若以衣食而称益世者,耕田织布之农夫工人,皆为益世之者,世人衣食皆仰给于彼故。而安邦定国之文丞武士,皆为损世之人,寄衣食于人故。岂知人不知物理,所以常起贪瞋之心。

知物理者,常起知足之想。知足者乐,贪瞋者苦。今之言进化者,无非瞋故贪新,愈趋愈苦。若无知足者,感化人心,节制贪欲,世必悖乱,民不聊生,虽有农工,焉能安居乐业哉?如是益心胜于益身大矣!

古之君子谋道不谋食,今之君子谋食不谋道,所以只求衣食进化,不求道理进化也。化学者,虽知猿进化而为人,实不知退化而为猿也。进化退化,非由求得,乃因业感也。人心善,不求进而自进。人心恶,不求退而自退。今人舍道德尚机巧,而求进化,如此求进,不啻杀羽翼而欲高飞,愈进愈退也。

贪者,以为今日之衣食,如是之美丽,住处如是之新鲜,皆由进化而成也。而不知近日人身,如是之小,寿命如是之短,世界如此之恶劣,亦由进化而成也。古之草衣木食,而人民乐以忘忧。今日衣轻食肥,而人民苦不尽言,其何故耶?须知知足之心不可无,进化(贪欲增胜)之心不可有。

是故僧人,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感贪夫之心,起知足之想,保真灵而绵延人道,消恶业而培植善因,其益世之道,孰有过于此哉?

夫今人之思潮,欲造极机巧,极华美之物,以满足人之欲望。斯者,可谓有益于社会,是为特色之国民。其不知所造之物有限,人心之贪无穷,谁不欲富有四海耶?谁不欲贵极一切耶?任尔有极大之神通,造无穷华美之国土,使世间人个个为王,各遂其欲。

若人不知节制贪欲,常存不足之想,安能无并吞之患乎?可知进化之道,是纵人之贪,促世之乱,非但无益于世,害世之甚,莫过于彼。

夫贪求是世界乱原也。知足是治世之良方也。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是故凡夫之心,只可以夺,不可以与。只可以约,不可以纵。所以吾佛大约其心,大夺其心,舍国城妻子,为出苦海之导师。

今人不能约心夺心,出离苦海,而反鄙约心夺心之士为消耗份子,为人民蛀虫。呜呼悲哉!时人不识僧宝,而谓僧宝是消耗份子,是人民蛀虫。而僧宝终是僧宝,而不因彼不知变为消耗份子、人民蛀虫。犹如不识如意珠者,而谓如意珠是瓦砾,是怪物,而如意珠终是如意珠,而不因彼不知变为瓦砾与怪物。

世人不识僧宝,无妨于僧宝也。惟僧者自不知宝。而欲随顺潮流,违背僧宝,更其衣,易其事。如如意珠不雨财务,而雨瓦砾与怪物,则僧宝寿命尽矣!经云:佛如狮王,一切恶兽不敢害,惟狮子身中虫,能食狮子肉。

为僧者,当谨遵佛制,莫随顺俗情,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处处以利生为己任,时时以济世为本怀,庶不愧与佛法并立,同名曰宝。我等为僧者,当自勉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

手持锡杖时的发心

《华严经 净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颂,文殊菩萨云:手执锡...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问: 怎样才算出家因缘成熟? 慧律法师答: 出家还是...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我们这人活不了好久...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美国五位素食者的心路历程

去年年底,美国人道对待动物组织(PETA)举办了一次我为...

【佛教词典】秽业

为三业之一。依瞋恚而生之身、口、意三业,统称秽业。...

【佛教词典】玄鉴居士

(人名)印度人。为护法菩萨之檀越。常给侍之。菩萨没...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开悟的人,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一个开悟的圣人他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为什么?他活...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观音菩萨作护法

一九六二年,我在台中护国寺做住持的时候,因为房子漏...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1、西红柿,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狼...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

懒惰变精进

过去舍卫国城里有一位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和一个独生...

那种被吃的痛苦,比吃自己的肉要难受千万倍

一天,一位父亲牵着小儿的手,前来皈依。大师微笑地看...

孝心不能等

男孩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学到...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

关于吃豆腐您所不知道的秘密

豆腐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食品了,但是,豆腐究竟...

发心的意义与类别

发心,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