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憨山大师  2020/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要善用其心。用心之法,单提向上一念,直须向佛祖不容处一着,立定脚跟。次则要将胸中一切知见言妙语杂毒,一齐吐却。

次则识得本体了无一法,不可被妄想习气影子,发生种种境界,惑乱正念。次则要看本参话头,如六祖“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本来面目”公案,极力提撕。

但有一切恶习现前,即将本来无一语看破,切不可随他相续流转,咬定牙关,此处定要把得住,方不被他摇夺。如此用心,乃是惺惺时着力处。若用心着力太过,则懈怠心生,便起昏堕。

此时只须快着精彩,不可落在昏沉窠窟中,急须持咒,仗此咒力,足敌此魔。以藏识中多劫恶习,今被话头逼出变化无穷境界,一切魔境从妄想生,一切昏沉从散乱生,正恰用心之时,忽一念散乱即落昏沉,是须善知,永嘉寂寂惺惺四料拣语,最为切要。

古人用心,但只将一句本参话头靠定,如铁壁银山相似,若到一念不生处,亦是得力,不可作究竟会。直到工夫任运不假思惟,一念豁然,身心如脱空,方是工夫入手处,亦未是究竟。

但能至此自然轻安自在,便生欢喜,然此乃是本分事,未是奇特。若生奇特想,便堕欢喜魔,便起无端狂知狂解,此关最险。此皆老人有所试者。

古云:“枯木岩前错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非细事也。纵使有力打过种种境界,正好修行,正好保护,未是到家,若以此为足,便起世间种种五欲因缘之念,此关难过,过者百无一二。所以不到古人田地,正是得少为足之过患也,饶你学人苦心一生得到此地,若被此等恶习所牵,仍是堕落生死坑中,前功尽弃,可不哀哉!

如此说话,古人语中所载不少,老人略为拈出,以末法中难得真正学道之人,盖亦曾为浪子偏怜客耳。大段古人住山,不是养懒图快活,单为自己生死大事,所以走向万重寒岩,作没伎俩活计。若在此因循度日,虚丧光阴,岂不更可悲哉?

虽然,用心差别,既已知之,其山中目前变幻境缘,即水流风动,猿吟鸟噪,云腾雾拥,枞从在前,更为喧杂,永嘉见道忘山之语,切须看破!

老人初住五台龙门时,万丈寒岩之下,冰雪堆里如埋死人,彻骨严寒五内俱透,唯有微微一息,视从冰中出入,至此返观,觅自心一念起处了不可得,此境正是助道之缘。

又大风时作,万窍怒号,日夜不休,及雪消涧流,响若奔雷,又如千军万马奔腾之状,如此杂乱境界。初最难当,因思古人有言,听水声三十年不转意根,可许入道,老人遂即发愤于独木桥上坐立,终日听水声。始则聒聒难消,久则果尔忽然寂灭,自此一切境界皆寂灭矣。所谓“万境本闲,惟人自闹。”此又是道人住山第一着工夫也,禅人记取,毋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总是胡思乱想,心静不下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学生,平时玩心比较重。心也总是静不下...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何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纯熟的时候,你嘴上在吃饭,...

接触外境的第一件事,记得要先离相

我们现在说过我们改变不了外境,改变外境这个是不切实...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

心态转,角度变

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

【佛教词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书名)四十卷,唐义净译。书受戒安居之大事。其他说...

【佛教词典】一切智

(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称为悉达多太子)曾想过:为什么人...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

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

耻,德之基也。耻是恥的俗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

先承认自己是坏人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