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僧尼破戒者

界诠法师  2020/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林华果、金银粟白】

怎么样算破戒呢?就是畜养奴婢来照顾我们自己,乃至僮仆来做。

种植,本来出家人都不要去劳作,但是现在社会不同,那中国佛教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像我们这北方寺庙种植就少,南方就比较多了。因为社会对我们的看法不同,过去是不允许有这个种植东西,因它有种种盈利、贪婪的事情会产生,乃至一些粮食的储存,以及金银的储存。

【屏风毡被、好枕细席、箱匮盆瓫、铜器盘碗、上好三衣】

“屏风毡被”就是建的漂亮的装饰及一些卧具都非常高级。出家人应该说睡暖了,穿着不冷也就可以了,如果搞得太漂亮也不可以。

“箱匮盆瓫、铜器盘碗”就是一些日常的用具,餐具之类的。

三衣就是袈裟。袈裟叫什么?坏色衣。过去比丘都是把从死人堆中、垃圾堆捡来的一小块一小块破布,洗一洗染一染缝起来作为袈裟的,这是一种表法做福田相,是这么来的。那么到中国呢,你想破烂不堪的东西也没人去做,做起来会引起讥嫌。我们现在穿的这种袈裟就已经是坏色,是一整块布,但是要用坏色做的。末法将来会怎么样呢?袈裟变白,变成好看的颜色了,那就是法灭之相。

袈裟理应用坏色的,青、黑、木兰三色。现在有些出家人的袈裟搭红色的不说,还镶金边了,然后绣上龙凤、花、佛像。你想想看,把佛像穿在身上,那有时要坐、要靠的,这怎么可以。袈裟里面有佛,我们就要拜人,要拜祖师,你想想这样可以不可以。龙凤是皇帝穿的,出家人怎么能模仿穿那个呢。

佛教传到中国来,慢慢有点像君主式的那种作法,像君臣。朝庭皇帝那样上殿啊、上朝啊、登基啊,那种仪式,排班来迎接,那些宝盖、灯、幡,那是朝庭才做这个事情。你去模仿那个东西,就相当于皇帝一样。

正常的迎来送往是应该有,但是过头就变味了。现在当方丈呢,他通常要跟人家与众不同,所以他搭的衣,也跟别人不一样。

本来出家人都一样平等的,但世俗人常常到庙里来看见会问,师父们穿的袈裟不一样,海青不一样,这里面分什么等级没有?从比丘身份无所谓等级不等级,都是一样的。只是说有的当执事僧,要负责做些什么而已,他没有什么特权。

我们昨天讲了,出家人通过羯磨法来做决定的,每个出家人都有这么一个神圣的责任、使命,有一个主人翁的这种权利,是这样的!所以说,在庙里无所谓方丈应该怎么怎么样,但现在中国佛教,他就是说方丈要这样。其实那是叫寺主。

在道安大师之前,寺院做佛事活动,每个出家人和居士都要到佛前上一炷香,这么上炷香时间拖很久,后来说由寺主代表上香,所以就到中间去拈香。如果寺主不在,就由班首师父代理。那么他穿的袈裟理应说跟大众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中国特色就是要突出一下他与众不同,知道他是方丈,故此说他那个袈裟有点不一样了。

那中国人喜欢红色,表示庄严,那也就是说习以为常了,变成习惯了。红色就红色吧,表示庄严也没有关系,但是绣龙凤,我看就没什么必要。

坐具,我们拜佛时摊开的那个用具叫做坐具或者卧具。那是为避免睡觉时污到常住的卧具,故此佛开做一个坐具铺在床上用的。有时侯到树下去打坐,也可以把那个坐具打开垫坐,另外拜佛或者拜人时,为护袈裟的缘故也可以把坐具打开铺在地上,坐具主要就是这些用途。

不了解的人说,那坐具四个角搭四块红布,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哪能跑到那去呢,那坐具或者说卧具只能是睡觉或铺地用。还有的人上香时把坐具跟香一起举上去供佛,那怎么可以?理应是不可以的。这都是错误的,是佛法里面的一些弊病,我们都要了解。

“上好三衣”这是比丘破戒,僧尼破戒的一种现象。

【牙床坐褥、房舍退屋、厨库碓磨、脂面药酒、杂鲑酱酢异种口味】

牙床坐褥就是使用很高级、精致的卧具,床用象牙装饰。房舍退屋就是房间一重又一重,好几套房子。那么厨房里面的库房,还有磨米面的磨子。出家人不能亲自做这些事情,唐时可能这个事情比较少,如果有,就属于说不正常的现象。

那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甚至还有药酒,有的出家人身体不好泡点药酒来调理,这样的事也是不可以的。

鲑就是属于鱼类之类的,就是有人吃荤这些事,就是很多好吃的东西,种种调味品。

《净心诫观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戒律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一、认识戒律的重要地位 原始佛教僧团不设立权威的崇拜...

求戒容易持戒难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

想受戒但要为家里做肉食该怎么办

问: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里吃活的东西,我得去做。...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有些人听说受戒后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还要大,...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修无常观,破除对今生的爱取

前者思惟生死的过患,是改变对来生的爱取。而这里是改...

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佛教词典】归依佛

【归依佛】 p1417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八页云:诸归依佛...

【佛教词典】应土

(术语)二土之一。又三土之一。谓应于众生之机而化现...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归命一切佛菩萨海等。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闻者游行...

禅不在文字上

黄檗希运禅师有一个学生,这个人就是在唐宣宗时做过宰...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

宣化上人:如何分辨魔与菩萨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

你能否刻画出自己父母的形象

子欲养而亲不在:有位画家为表孝思,既然父母没有留下...

历代宗门大德开示观心法要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 五祖弘忍大师开示观心,曰:会是...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闲旷俗心,寂定炼金

真正要把这个暇满的人生,闲旷的心胸,去修行一个生命...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因为人生...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