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净界法师  2022/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是有些外道(这些外道还不是我们现在的外道,是佛世的外道),这些佛世的外道有一些也是值得我们赞叹,比方说他有出离心。

我们凡夫是看到火不知道怕,“不觉不知,不惊不怖”,我们是在火旁边追求快乐,我们不把火当一回事,只有到死亡的时候才知道怕。外道不是,外道对火是有觉知的,他也知道怕,但是他没有正确的方法。他没有经过佛法的教授,就自己胡思乱想。

他想,火,这个身心世界为什么会痛苦?因为躁动不安。那怎么办呢?我就修禅定,我创造一种寂静的力量来压制这个躁动不安的相状,这样子我就可以离苦得乐了。所以他就修“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就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那么这样子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看第一段。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好一点!“恶兽毒虫。”我们前面说过,我们心中贪瞋的烦恼……因为外道修四禅定,他就一定要调伏贪瞋的烦恼,尤其是瞋烦恼。所有的烦恼,障碍禅定的就是瞋恚。所以,你要得到初禅,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还容易,你要从未到地定到初禅,你不是只有修专注,你一定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把瞋心化解掉。所以高慢不障碍禅定,你内心有高慢,禅定照样可以成就。如果你一天到晚发脾气,你可能对念佛的这个禅定会破坏。

得到禅定的人,他欲界贪瞋的烦恼得到一定的调伏,所以这个人就好像怎么样呢?他这个身体是藏在山上的孔穴,这个火要烧他就不容易了。后面说,其实孔穴之火就是烟熏,色界那个躁动不安的相状跟寿命短暂的相貌得到了一定的缓和,没有火焰,只见到烟熏。但是,“毘舍阇鬼,亦住其中”,这个问题来了。外道的禅定只能够暂时调伏欲界的贪瞋烦恼,但是他的我执、我见一点都没改变,这个我见的思想,就在那一个禅定的明了寂静的心中原封不动地存在。

古德对于禅定所产生的调伏,讲一句话说“如石压草”。一大片的草,他不去拔那个草的根,他就拿一些小石头把它给盖住;你看不到草,其实草一根都没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其实我们净土宗很多人也是喜欢如石压草,有定无慧。你看净土宗很多人修行的时候起烦恼,就念佛,用念佛去压它。当然有时候压得住,有时候压不住,但是至少会产生调伏。但这种调伏是不正确的调伏,这种调伏叫做“缘缺不生”,就是你只是转移目标。烦恼的根源来自于你要掌控,你要去掌控人、事、地、物。所以,正确的做法,你要把那个草根给拔掉。你不修我空观,你就用佛号去压烦恼,等到临命终的时候,你压不住了。

所以你看蕅益大师修“观法无我”,他修我空的时候说:“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就是说外道用禅定创造一个涅槃寂静的假相,只是个假相,但是他没有拔掉那个草的根,烦恼的根源。那个躁动的根源就是我执,所以用禅定是不对的。这个毘舍阇鬼,就是他无量无边的寂静的心中,那个自我意识是活在里面,它随时会爆发出来。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问: 单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

争取更多的念佛算深信切愿吗

问: 有真信愿不得有一些惰性,但在平时也争取更多的念...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略论「一心不乱」

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千经万论皆赞净土,独...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我们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觉,一修行,感觉最重的就是...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问: 法师,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宏海法...

遗忘别人的「不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佛教词典】大嚫

亦名:哒嚫、檀嚫、达嚫 子题:咒愿别陈所为、达嚫通为...

【佛教词典】五种拘碍

【五种拘碍】 p0260 瑜伽八卷七页云:拘碍者:有五拘碍...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