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大愿法师  2017/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们很多佛弟子学佛很久了,但是渐渐地他的心就退转了,懈怠了。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有真正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方法,他不知道。他以为诵诵经、拜拜佛,这个才是修行,我平时的生活就不是修行。这是错误的,这样子就产生对立了。

如果要“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就要实践一个方法,就是“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在生活之中修行,将生活的每一件事情转变为修行,将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善巧方便地待人接物,也就在这个中间修行,转变为佛法。所以佛陀开示我们说,“如果你认为在生活之外还有佛法,就是‘头上安头’——你提着头去找自己的头。”

如果不在生活之中提升品质,让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清净,你对佛法的修持是容易退转的。因为你没有了解到真正的佛法,只是学会了在形式上、仪轨上、表面上去做功夫。而且这个形式和表面功夫就把你捆住,就让你生烦恼了,所以就有对立,就有冲突,就容易退转。

所以一定要明白,我们拜佛、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这些不是目标,而是方法。我们透过这些方法使我们的心性更柔软,心量更广大,开发我们内在本具的慈悲与智慧。然后用这个充满慈悲与智慧的心,更好、更欢喜自在地生活在人间,行于世间,无有障碍,这个就是修行。

内心能够保持觉醒、灵明、纯净、心无挂碍,那么我们所遇到的任何顺境和逆境,所遇到的一切境缘(境是指物质环境,缘是指人事环境)都能更深刻地激发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这个就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修持。

佛经上面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大德对徒弟说:“你去外面找一找,找一些药草过来。”这个弟子很有智慧,回来的时候他两手空空。师父问他:“为什么你没拿回来?”他说:“在我看来没有不是药草的植物,都是药草。”

同样的,我们能够善用其心,生活之中的一切都是佛法,没有不是佛法的事情。我们认为那个不是佛法,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善用其心,所以我们就产生障碍了。所以一定要以修持指导生活,以生活体现修持;以智慧来指导生活,以生活来体现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这样子就能融为一体了,这样子就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了。

我们的修持如果独立于生活之外,修持与生活就会产生对立,就被人为地打成两截,就会充满矛盾。并且也可能成为一种折磨,最后使我们修法失去活力,使我们生活失去法喜,就容易退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星云大师《祸兮福兮》

人之一生,所有遭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学佛人不应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

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古人说: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道者理也,...

佛说八种大悚惧的事情

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中西医的素食营养观

目前的社会,由于对素食营养知识的缺乏,造成一般人对...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

太虚大师《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

佛法在离言自证,本无可以宣说的文字语言。而佛以方便...

【佛教词典】奇臭饿鬼

(异类)梵语曰迦吒富单那。译曰奇臭饿鬼。见玄应音义...

【佛教词典】不厘务侍者

厘,理之义。指虽在侍者之职而不执作其实务者。即是名...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

抱怨的危害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