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的一生都听了些什么声音呢

星云大师  2013/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的一生都听了些什么声音呢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岁,甚至1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

10岁的人生,要听父母的训诫。虽然很多儿女都嫌父母太唠叨了。一般小儿女并不喜欢听到唠叨的声音,其实父母的唠叨声里,蕴藏了多少的爱心与希望!

20岁的人生,要听朋友的谈话。20岁的青年人,不喜欢听父母的话,开口闭口都说“我朋友说的”、“我朋友告诉我的”。这时候朋友非常重要,但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0岁的人生,要听情人的诉说。三十而立之年,父母的话不容易引起认同,朋友的意见也不容易相互影响,这时只有听恋爱中的情人诉说,力量最大。但是,因为力量最大,更应该谨慎,自己要知道何去何从。对前途的成败,人生的苦乐,都不能儿戏,不能草率决定。

40岁的人生,要听社会的建议。人生到了40岁,依孔子所说,已经是“不惑”之龄,但现代人生长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到了40岁还是要听社会人士的建议。孔子“十五志于学”,现在的人,有的到了三四十岁,才晓得立志学习,所以大学里,老硕士、老博士为数很多。

50岁的人生,要听妻儿的抱怨。50岁的人生,想让妻儿高唱“丈夫真伟大”、“爸爸真伟大”并不容易。多数的丈夫都是听妻儿的抱怨,嫌所赚的钱不够多,不能买汽车洋房,所以50岁的男人,真的很难做。

60岁的人生,要听大众的批评。孔子说,60岁的人生,应该是“耳顺”的年龄。而现在的60岁,人生正好要听社会大众给予自己的批评。每天打开电视,臧否天下人物者,都是中老年人士。政治家、企业家这个年龄都要受社会大众的公评,所批评的内容,除了才华、能力以外,道德更为重要。

70岁的人生,要听自己的主张。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人说“人生七十才开始”。管他古来稀,管他刚开始,总之今日高龄化的社会里,7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70岁的人生,在社会里奋斗了五六十年,对社会的认知,对自己的了解,都有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应该听听自己的主张。70岁的人,还要把经验传承,把自己的主张诉说给人听,所谓“退而不休”,是其时也。

80岁的人生,要随自然去留。人生到了80岁,甚至90岁、100岁,就不必计较人间寿命长短、有无得失,甚至连生死都不足挂怀,一切任凭自然的生命法则,随缘自在,就如陶渊明所说:“乐夫天命复奚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

合适才是最好的

世间上什么最好?适用最好! 绫罗绸缎而宽大的衣服,穿...

看远、看透、看淡

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

济群法师:乐观与悲观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慧广法师: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 十年、二十年五...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星云大师《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星云大师: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力量

忍,是中国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认为最大的修行。...

好机会在哪里呢

某国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

【佛教词典】四报定不定

由报之定不定,分为四种。   一、时定报不定 时即时...

【佛教词典】大梦

(譬喻)譬生死之境界也。往生论注上曰:长寝大梦莫知...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慈航普渡救水灾,慈航普渡救风灾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

【推荐】念佛时的妄念怎么越控制反而越有

问: 我在念佛号时,总是有妄念进来。怎么都控制不了...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