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净界法师  2020/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那么我们修学佛法当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研真穷妄”,这是整个修学佛法的根本。

这个“研”就是追求,追求什么呢?追求真如佛性。“穷”就是穷尽,停止的意思,停止什么呢?停止我们的无明妄想。换句话说,整个修行,我们讲“法法消归自性”,不管你持戒也好,学教、修止观乃至于做执事、修福,所有的资粮都应该要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就是在一念心性当中做两件事:第一个、研真,对于佛性的追求,第二个、穷妄,对于妄想的调伏。

你所有的解行二门要往这两个地方会归,这是个根本。“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如果你能够从一念心性当中去研真穷妄,“深造自得”,深入地去修学,那么你就能够左右逢源。根本能够抓得住,那么你在整个修学当中能够处处圆融无碍。

华严宗的祖师贤首大师(当然华严宗所修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等于是一心法界,一念的清净心变现一个重重无尽的法界),贤首国师他晚年的时候,在他的传记上说,说他晚年的时候他读《四书》废寝忘食。

我们一般人看《四书》,那是“五乘格之,仅属人天”,那个克己复礼的功夫就是人天而已。但是贤首国师他能够从研真穷妄当中处处地往心性会的时候,那这个就是一个圆顿法门,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能够把这个重点抓住,那么你学习一切法都是佛法。

从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当中去研真穷妄,到最后你自然左右逢源。你能够抓住这个根本,那么一切法都可以从这个地方去融通的。故愈博而愈约,否则愈博愈无头绪,去道亦愈远矣。我们能够掌握这个心性的修持的功夫,你经论看得越多,你这个修行越能够有一个会归处。

你看《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虽然无量无边的法门,但是呢没关系,“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每一个方便法门都是一个明确的指归,要你干什么呢?就是要你研真穷妄,当然,由不同的角度切入。

假设你不掌握这样一个根本的修行内涵,“愈博愈无头绪,去道亦愈远矣”。你看唯识对法相起执着,中观对空起执着,你会觉得佛法是种种的矛盾,去道亦愈远。

这个地方倒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智者大师讲观心法门,他这个“教观”,智者大师讲这个“教”讲得非常的广泛详细,五时八教。他讲完五时八教以后,他强调观心,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你把这广泛的五时八教的内涵要会归到一念心性。

如果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不能从心性上去研真穷妄,你只是在做学术研究,你在佛法当中学久了以后,你很容易退失你的信心,很容易退失信心。

就是这个佛法它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向内安住,另一个是向外攀缘。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把方向弄正确,修学佛法只是在名相上分别,跟人家争高下,你会发现佛法里面很多矛盾;那么如果你能够一开始就能够往心地上去会,你会发觉佛法有无量无边的方便,这个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所以蕅益大师他老的慈悲啊,就告诉你:什么叫作“学”?他明确地指出学的方向、学习佛法的方向——“研真穷妄名之为学”,这是一个根本。这是讲到修行的一个根本、一个重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如何用心力改变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论》说我们今天所对治的是无明、是妄想,而...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

修行有三个次第

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

我们每天都在想什么

一个人身体上最宝贵的,就是大脑。大脑会为我们每天思...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抄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

食素与食肉之辩

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

遇到事情不随妄转,断相续心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

【佛教词典】五法能生现法后法一切懮苦及所有喜乐

【五法能生现法后法一切懮苦及所有喜乐】 p0293 瑜伽十...

【佛教词典】化行二教约三业分内外

行事钞·序:“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则准化教;外用...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资生资具,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当然也包括色界天,这些天人他在...

承事礼佛能得五种功德

【经典介绍】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佛门素宴悟心境

我独自在外打拼,经历不少坎坷,心高气傲的我,看到周...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