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宏海法师  2020/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仅仅是出于礼节表示一下恭敬,绝不会皈依外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佛弟子可以对外道使用合掌、问讯、礼拜、顶礼等等这些佛教礼仪吗?

宏海法师答:这些倒不是佛教专有的礼仪。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礼仪,也有合掌、问讯、礼拜、顶礼这些。大家要知道,我们只是看中礼仪的功用,也就是它能在我们的身口意上起到表达我们恭敬心的一个功德。

在恭敬对象的抉择上,首先要搞清楚,对于外道的教主、经典和教职人员,你是出于一般性的恭敬,还是皈依性的恭敬。是否坏你的皈依体,就在这里见差别。

我们凡夫有一种心态,就是贪多。还有一种为人处世的心理叫“谁都不得罪”。我们学佛皈依的时候,有些人求保佑护持的心比较重,带着这样的心态,可能就觉得,外道这个说不准也能对我有好处,然后就恳切虔诚地礼拜了,希望他保佑自己。这个时候,有可能“皈依心”已经在其中了。你要把这些搞清楚。因为这一点是最基本的立场。

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我们见到外道,尽量还是一般性的打个招呼,礼貌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恭恭敬敬地,甚至带着有所求心去做恭敬法的话,那有可能你已经在三皈依上有闪失了。所以这个主要要看你的发心。你要特别思察自己的发心,有没有偷心。允许不允许,就在这上面看。

相比其他宗教,佛法的不共法是出世间成就佛道、究竟解脱、大般涅槃、般若波罗蜜。不共法之外,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比如《地藏经》里面也是有那么多各个法界的神仙、鬼王,你对他们打个招呼恭敬一下,这也无妨。

但是在你的见解中要知道,他们只是跟你同在三界的凡夫而已,你不要把他当作教主本尊去恭敬。这么想的话,就没有犯皈依过失。

总之,一切法皆是心法,所有的一切迷津都在发心上见分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问: 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

【推荐】信仰佛教的好处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显易见的,它是人...

工作认真但得不到领导认可该怎么办

问: 我在单位里上班,业绩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别人...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想持斋,但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怎么办

问: 我很想持斋,但面前摆着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

【佛教词典】别众

子题:身口心俱不集、身心不集、心口不集 行事钞·足数...

【佛教词典】杂缘

(术语)外来杂乱吾正念者。无论何事凡妨正念者皆是也...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自性里都有自己的「音乐」

中国字都有它的意思,造字循着一定的法则,造每一个字...

谁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白话文

可悲呀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一...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

肉食并非增强身体耐力所必需

许多朋友其实很想吃素,但是往往担心健康的问题而不敢...

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我们平常为什么不修行?为什么容易懈怠、容易堕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