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宏海法师  202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只管一字一字地去看,不起一念分别心。这样无分别的读经方法是要有古人的文字基础才行吧?因为现代人已经不懂文字本义了,能悟到吗?比如说一个外国人按音译读《心经》,跟一个中国人读《心经》能是一个效果吗?请师父解惑。

宏海法师答:我们学习经典和读诵经典,一个是解门,解就是理解、了解、乃至研习。一个是行门,就是印祖开示的读诵,就是用佛从心地真如法性中称性流露出来的圣言量,让你没有一念妄心地去跟它对接。所有的修行法门,不管念佛、持咒、礼拜,实际上都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什么意思?就是持这一个法,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加功,慢慢就会烦恼、身心我执逐渐脱落了,这个时候不加分别,就叫一行三昧。

我们修行就要破我执、破法执,就是用佛法来破这种核心的执着烦恼。你对佛法产生了执着的时候,它就叫法执。印祖开示的方法殊胜在哪里呢?就在于通过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人我执,同时就破法执。这是一个解行并进、真空妙有的法。

从空的角度来讲,字字句句、一字不落地分明读诵,并不是一个空空如也的断灭相。一个字一个字就这样诵,表达的是它的妙有缘起的部分。如果从有来讲,它是一种假名有。说它有吧,它是一念都不生,不加分别妄想。正好是空有圆融,非常高妙的修学方法。

所以说,能不能悟到,跟懂不懂古文的意思没关系。悟跟解有本质上的差别。解是在第六意识,悟已经戳到阿赖耶识的层面,要打开阿赖耶识的妄想,这叫悟。明心见性就是这个意思。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疑惑呢?就是因为这个修学境太高妙了,我们下意识有思虑习惯,有以我为中心的妄识、攀缘心,一定要去了解、理解乃至证解,那你就入不了这个法。

你问一个外国人按音译读《心经》,跟一个中国人读《心经》,效果能不能一样?这你就多虑了。比如说咒语都是印度的梵音。在印度人眼中,我们就是外国人。我们现在持咒难道就不起作用吗?不仅有作用,而且好像持咒的感应和摄受力更大一些呢。

所以说,外国人他虽然不了解《心经》的意思,但他按照《心经》的音节一直这样持诵下去,绝对比我们理解意思的人修行速度快得多,也高妙得多。

问:法师说,读经时连殊胜加持这样的心都不用起,这不是应有的恭敬心吗?弟子读经时触动之处也会流泪,这样算分别吗?

宏海法师答: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做殊胜加持?就是加功努力持到无我无人无众生的无上法上,就是《金刚经》讲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殊胜就是特殊,有别于世间分别对待的,胜出我们世间下意识的对待执着的境界。我们就这样不分别去读经的时候,就已经加进去、持起来,现前已经殊胜了,你还要什么加持殊胜呢?那种有为的带有情见的殊胜,只是一种我们需要的宗教情怀感染力,它是一种缘分中的修法,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当然你需要这样,也是对的。因为毕竟我们现在是凡夫,凡夫就要有靠呀,靠着三宝的因缘,靠着大乘经典的因缘,总比靠到世间法,靠到杀盗淫妄中强。这个时候,你觉得你还需要触动,还需要流泪,善根显发,可以的,这个情见你可以有。但是你要知道,这只是一种助力,可以让我们入根本不动,就是如如不动。这一点你要明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圣严法师:整容能改命吗

问: 整形美容在台湾很风行,甚至有母亲送给女儿的生...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圣严法师《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

【佛教词典】不足数神足在空

亦名:神足在空 行事钞·足数众相篇:“神足在空,毗尼...

【佛教词典】清净毗尼方广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文殊与寂调伏音天子问答第一...

莫把「师父」称「师傅」

有人说,现在很多词语都被糟蹋了。 比如说,小姐一词...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净》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重覆的创伤、...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

圣严法师《禅修的历程》

中国的禅宗,是不落阶次的顿悟法门,若涉及禅观或禅教...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