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净界法师  2021/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乘法门的修行目标及相互关系

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五乘的要义,先作一个总标。

我们把它分成三道,先讲安乐道,人乘跟天乘。

一、人乘——谓以“三皈”、“五戒”为乘,能运载众生,越出三涂,生于“人道”,是名“人乘”。

二、天乘——谓以“十善业”、“四禅定”、“四空定”为乘,能运载众生,越出人道,生于“天道”,是名“天乘”。

当我们的心态准备好以后,佛陀在开演修行的过程当中,先讲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离苦得乐。先要得到人身,离开三恶道的痛苦,能够让我们创造一个相对安稳的生命,所以佛陀先讲人天乘。

人乘主要是三皈、五戒。让三皈、五戒的法门,在我们内心熏修,我们的生命慢慢就出现了人道的果报。天乘,进一步以十善根、四禅、四空定这种法的熏修,就出现天界快乐的果报。这个是安乐道。

佛陀制定的法门,它是一种点点滴滴的熏修。就是说,我们前面讲过,我们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的无常,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它虽然是无常无我,但它有一种相续的作用。

那么这种作用它会怎么样呢?它会创造业力,会得果报,会造因得果。所以我们前面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三种善根,这个架构建立以后,只是一个大方向的结构。就像开车,你得先设定目标在哪里,把整个大路先搞清楚。但是过程中的小路,你要微调。

这个法门就是让你微调。念念的依止人天的三皈、五戒、十善的善业这个法,慢慢地来对治习气,把邪恶的部分慢慢地洗掉。因为经常修学五戒、十善,你的心邪恶的这一块力量,就会慢慢消除掉,产生善良的这一块。为什么我们要有前面的理观?这样你才会知道这个法门的目的是要借事修心,借人天乘的法来消灭我们邪恶的心,产生善良的心。这是人天乘法的一个目的。

我们再看第三、第四的解脱道,看声闻乘跟缘觉乘。

三、声闻乘——谓以“四谛”法门为乘,能运载众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阿罗汉,是名“声闻乘”。

四、缘觉乘——谓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能运载众生,越出三界,至偏空涅槃成辟支佛,是名“缘觉乘”。

声闻乘它的重点在修四谛法门,而四谛法门的下手在苦谛。人天乘,佛陀要我们断恶、修善,创造安乐的果报。但是到了二乘解脱道时,佛陀告诉我们,人世间的快乐不能够安住,只能够当过程,因为人生的快乐有太多的后遗症,你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佛陀说,世间的快乐就像一个甜美的蛋糕,里面充满了毒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因为你尝人世间的快乐,就要付出生生世世轮回的代价,每一世的生命都要受到老病死的折磨。

所以佛陀到了善根成熟以后,从断恶修善的理念,慢慢引导到追求一种涅槃寂静的概念。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有更好的目标可以追求,我们不一定要追求人世间这种有毒药的蛋糕的快乐。佛陀开始讲四谛十二因缘,把我们内心的水平从一种善恶的概念提升到空有的概念,放弃有相的快乐,追求空性的寂静,这种境界更高了。涅槃寂静乐,这个快乐是没有过失的,是安稳的快乐。

缘觉乘以及声闻乘,已经从三界的轮回果报中跳脱出来,所以我们叫解脱道。

我们再看最高级的法门叫菩萨乘。这是佛法里面最圆满的一个法门。

五、菩萨乘——谓以“六度”法门为乘,能运载众生,总超三界及二乘之境,至大般涅槃之佛果,是名“菩萨乘”。

前面的缘觉乘跟声闻乘,它是一种离相的。到菩萨乘时,又开始面对相状,但是这时是不执着,叫作借相,菩萨又开始从空出假,广修六度。它这种相,跟前面的人天乘的相不同。人天乘的相是一种执着的,有漏的、贪爱的;菩萨把这种相当作暂时的借用,借相修心,又回到了人群修习六波罗蜜,成就万德庄严。

所以这个五乘法门是三种目标:第一种,先追求人世间的安稳快乐;第二种,追求出世间涅槃的解脱;第三种,成就佛陀的万德庄严。第一种是有相行,第三种也是有相行,第二种是无相。

所以禅宗说,我们刚开始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就是修人天乘。其实,在修五戒十善时,心态没有太多改变,就是凡夫的心态。真正生命的改变是二乘,开始深入地观察人生的苦谛,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出离心。

到了菩萨乘,又开始回到你过去的因缘,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就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但是那个时候的心态完全不同了,你是依止菩提心,依止空正见。

这个五乘法门,我们会慢慢有次第地介绍,我们应该怎样透过法门来提升我们的心态,从一种邪恶的心提升到一种善良的心;从一种善良的心再提升到一种涅槃的心;从涅槃的心再提升到菩提心,有三个阶段,我们会次第地加以说明,借法来修心。

这是一个总标,把五乘法门的一种相互关系简单介绍一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逆境才是考验你的时候

一点事情不如你的意,马上那个无明就来了,这也是业啊...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

用无贪来对治贪著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佛教词典】八圣言

(一)八种正直之言,言不见为不见、言不闻为不闻、言不...

【佛教词典】回向

【回向】 又作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

副经中的正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土的部类门。此前讲过...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

一偈治病并能身相具足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恶业要使它消除,善业要使它增长

善业力深难造恶 大家要勉力多修善业,善业深了,往昔恶...

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情感电影《中央车站》...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