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净界法师  202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离垢世界的菩萨的相貌。古德用十种功德来解释以下的菩萨的情况:

第一种功德,叫做“众圣难量德”。就是数目很难很难去思量,太多了。说“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是一般的算数或譬喻所能够去算清楚的,除非以佛陀的这种中道大圆镜智的智慧,其他九界众生是不能了解的。我们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因地的时候他花的时间长,用共愿共行来招感众生的时间也花得特别长,跟众生结的缘特别广,所以往生到离垢世界的众生的数目很多。众圣难量德。

看第二个,“若欲行时,宝华承足”。这个地方是说明“身心清净德”。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戒行,尤其是微细戒,特别的严格,所以他招感果地的时候,他成就以后,他一抬足,地上自然出现大宝莲花来接他的双足。这个是讲到他的清净的功德。

第三个,“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这个讲到他的智慧,叫做“妙因宿植德”。这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大乘的中道实智的智慧坚固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智慧,所以,你要没有智慧,你那些福报就意义不大了。因为你没有智慧,你那个福报就是有漏,就不能构成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了。一个菩萨能够叫做“久植德本”,那起码是初地以上,大乘见道位以上。

第四个,“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这个地方指的是“良缘殊胜德”。一个菩萨要进步,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亲近的佛陀要多,因为所有的十法界里面佛陀是最殊胜的善知识,他有广大的方便力。在经典上说,你只要见过佛陀,佛陀不会让你空过的。他不会只是让你空空地供养,他一定会对你做出有帮助的东西出来,不可能让你空过。这些菩萨他有什么殊胜的因缘呢?经常亲近佛陀。当然我们娑婆世界的问题就是,我们很难见佛,我们只能见到佛像,相对就比较吃亏了。这些菩萨因地的时候,却能够“于无量百千亿佛所,净修梵行”。

第五个,“恒为诸佛之所称叹”。这个叫做“名称普闻德”。他的福德智慧具足,而且他也经常得到诸佛的称叹。

第六个,“常修佛慧”。这个地方指的是“欣求智慧德”。这个菩萨对于中道的智慧,不管是实智,不管是权智,他对这个智慧特别的好乐,好乐智慧。

第七个,“具大神通”。这个是“慈悲化度德”。菩萨要度化众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神通;第二个,说法。神通当然就是跟禅定有关系,他能够深入正定,行众三昧,他有这个神通才能够观机逗教。所以叫做“慈悲化度德”。

第八个,“善知一切诸法之门”。神通跟说法这两个跟度化都是利他的,他有所谓的“善巧方便德”,对一切方便的五乘法门怎么样使令一个众生安乐,怎么样使令众生解脱,他完全是通达的。

第九个,“质直无伪”。就是内心纯正,没有虚伪之相。他这没有虚伪之相不是不打妄语,没那么简单。他那个没有虚伪,就是他的心很少打妄想。他的心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正念真如、纯正无妄。纯正无妄就是,他的心经常观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一切法是唯心所变现的,所以他内心是正直的。我们一般人打妄想,这时候心就弯曲了。

第十个,“志念坚固”。就是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他内心不生疲厌。这个不生疲厌在所有功德里面最重要也最困难,这个叫做“具足普贤德”。就是他在菩萨行愿能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德要圆满,一定要八地菩萨,无功用行。我们凡夫在行菩萨道,不管是学习佛法,不管是教化众生,只要你心中有所作意,你就会疲惫,你就要休息。只有八地菩萨他不需要休息,他就是“无功用行我恒摧”,没有有所得的作意。

“如是菩萨,充满其国”。就很多很多的大菩萨,这十种功德的菩萨来充满其国。

诸位!我们往生到净土去,我们一般的凡夫是最低阶的,叫做凡圣同居土。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在凡圣同居土。当然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的特点,它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在这个净土待着,就算你有那个罪业,但没有那个因缘触动,就不会到三恶道去。稍微高一点,就是声闻人往生的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就是指标了,就是实报庄严土了,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这些大菩萨是干什么呢?帮助佛陀来弘扬佛法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华光如来他有这些十种功德的菩萨充满其国,领导这些十种功德菩萨来从事三乘的教化,就所谓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无常观」带给我们什么警惕呢

无常是灭的意思,当人的果报体、或者是畜生的果报体、...

沈家桢居士《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第一段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

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

每年农历七月间,中国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济的法会。一...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持名念佛稳当在什么地方呢

问: 持名念佛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至稳当,修其它的念佛...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

【佛教词典】助化

即辅佐宗师化道俗。如于江湖会(云水僧所行之结制安居...

【佛教词典】自然释迦

(术语)言自然开发成佛之释迦也。四教仪曰:何处天然...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

【佛教连环画】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找到业障的根,才能够真正忏悔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持诵礼观音,无不随感而应

今年春节过后,家中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

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心?》

曾经有一位居士问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在日常...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星云大师: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